黑燈夏火 作品

第82章 走讀(5K)

    “是。”

    李昂點了點頭。

    “奚陽羽喜歡趨炎附勢,不過應該不敢在學宮入學這件事上撒謊。”

    燕雲蕩沉吟一聲道:“那李小大夫你以後有什麼打算?”

    “晚輩還是想去試一試。”

    李昂說道:“不嘗試一下,終歸還是有點不甘心。”

    “好。”

    燕雲蕩點頭道:“不過就算沒考上也不用洩氣,兵部的忠嗣院還是開著的,到時候我寫封書信即可。”

    “那就多謝國公了。”

    忠嗣院是兵部教導修行之道的機構,同樣教授符、術、劍、念,但更多的還是煉體。

    由於燕雲蕩身體虛弱不能久站,因此燕鱗就讓人扶著他回屋休息,自己親自將李昂送出國公府,再次感謝。

    李昂回到懷德坊旅社後,次日一早,燕國公府的老管家就乘坐馬車登門拜訪,表示燕雲蕩病情明顯好轉,已經能吃得下飯了。

    為表達感謝,要贈送一萬貫飛錢給李昂。

    李昂堅持只收其中的四千貫——一開始燕國公府在城門公示牌上張貼的懸賞就是五千貫。

    老管家說一萬貫是燕雲蕩定下的數額,不能更改,最後實在拗不過李昂,只好折中一下。

    李昂收下四千貫飛錢,剩下六千貫,折算成等價的各類實物——即長安拍賣行裡,偶爾會有出售的特殊合金、玉石、木材、礦物、空白符紙。

    異種材料,是修行的重要一環。

    特殊的合金、木材能打造飛劍,

    玉石和礦物能輔助施術,

    不同材質的符紙,對於符籙威力有著不同體現,

    就算是煉體的武者,磨礪筋骨時也要用到藥物、獸血乃至其他材料。

    六千貫,說多不多,說少不少,

    而長安幾家私人拍賣行,背後都有鎮撫司背景,規矩極多,只面向熟悉的修士,普通人拿著六千貫也買不到東西,或者必須加價購買。

    李昂的說法是,他想要用那些材料嘗試自制醫療器械,因此不求多,不求精,只求雜。

    老管家沒有直接誇口答應,而是說需要回家請示一下燕雲蕩和燕鱗,

    當天晚上,燕府的馬車就再次來到了懷德坊旅社,將數個大箱子從車上搬下。

    每個箱子裡,都按照李昂的要求,分門別類裝了種類繁雜的材料。總價正好是六千貫。

    當然,這是給燕雲蕩的價格,

    普通修士或者剛入學的學宮弟子想買,至少需要加五成,如果是去長安鬼市,價格甚至要翻一倍。

    鬼市指的是長安城東面四十里外,由數十條地下河組成的巨型溶洞系統。內有瀑布、湖泊、山峰、洞穴。

    常有三教九流人士躲藏在鬼市深處,逃犯,被通緝的叛逃修士,有贓物需要脫手的盜匪,為財不要命的黑市商人...

    他們形成了長安之下的地下王國,在其中售賣千奇百怪的貨物,互通有無。

    甚至連危險的妖魔異類都能明碼標價出售。多方勢力盤根錯節,形成一張面積廣闊的利益網絡。

    而當官府試圖發動清剿時,

    這些人就會潛入錯綜複雜的地下暗河,遠遁離開。

    溶洞內部幽邃狹長,地勢複雜,還有成百上千條地下暗河,入口出口如蜂窩一般不計其數。

    前隋時期學宮曾經有人,往地下河水裡丟入一百隻塗了漆的木舟模型,最遠的木舟甚至出現在了一千兩百里外的鄱陽湖中。

    而且由於地下暗河漲落不規律,河流經常襲奪、改道,甚至坍塌。

    導致地圖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失效,虞國大軍和修士難以進入其中進行剿滅。

    鎮撫司沒有辦法,在徹底摧毀鬼市的同時,保護地下暗河不被破壞——暗河四通八達,如果有人往河裡投放異類蠱毒,後果極其嚴重。

    只好派兵鎮守在地表幾個最主要的溶洞出口,雙方達成了某種默契。

    只要鬼市裡的人不太過分,做出到地表略賣人口之類的事情,鎮撫司也不會輕易下到溶洞當中。

    李昂拿到四千貫飛錢和價值六千貫的各類材料之後,先平康坊,平了之前焦成的賬,銷燬了尤都知的奴籍。

    宋紹元和尤都知對此感激萬分,堅持要將五千貫還給李昂——宋紹元身上還有點餘錢,尤都知自己也攢了兩千貫左右,不過被李昂拒絕了。

    總不能為了這筆錢,讓遠在洢州的宋姨專門再寄飛錢過來。

    乾脆讓宋紹元和尤都知在長安的坊市裡先好好生活——明年二月長安還有進士科的考試,來都來了,不妨等宋紹元考完明年的進士,再做打算。

    等處理好這一切後,距離學宮終考,只剩下四天時間。

    懷德坊旅社中,李昂看著桌上琳琅滿目的材料,喃喃道:“如果這樣都不行,那就只能去鬼市裡面碰碰運氣了...”

    “少爺,”

    柴翠翹好奇地探過頭來,“你要拿這些東西造什麼?”

    “天線。”

    李昂微笑道,“能夠傳導靈氣的,天線。”

    他拿來厚厚一本空白冊子,放在桌上,準備好硯臺、墨、筆,

    然後後退數步,拿起第一樣材料——紫色的獨山玉,用雙手捏住玉石兩端,平舉在身前,默唸起《上清靈感章》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