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潔滴小龍 作品

第595章 封侯

    被稱之為,五年平燕;

    只不過這裡的五年平燕,並非是直搗燕京,滅了燕國,而是讓北方的形式逆轉,使得邊患僅僅侷限於邊患,不會再有社稷傾覆之憂。

    祖竹明來了,

    這個人,

    有手段,有能力,會練兵,會打仗,而且,他還有一個特點,其軍事主張和老鐘相公一致,那就是………苟。

    反正乾國地大物博,人口稠密,以前軍事廢弛,那是以前的舊賬,咱現在,慢慢還,慢慢苟發育就是了。

    此人來到三邊後,乾國三邊的氣象,必然會大不相同。

    第三個好消息是,苓香懷了,然後,何思思又有了。

    由此帶來的壞消息則是……

    他姬老六,

    要當和尚了!

    其實,姬老六以前不是沒有風流過,姬妾成群也有過,你說是偽裝也罷,但真要說完全沒有享受過其中,那也是忒假了。

    但婚前和婚後不同,男人,成了親後,馬上就成熟了許多。

    當和尚的感覺不好熬,

    但只要想一想自家那位姓鄭的兄弟雖說一直有好人妻之癖,但姬老六是清楚的,鄭凡真正的女人,其實也沒幾個。

    站得越高,

    經歷得越多,就越難陷入什麼所謂的情和愛之間,是真沒那個功夫。

    晚上,陪陪兒子,聽兒子嘴裡冒出一些音節,也不失為一種享受。

    伸手,

    拿起一個窩窩頭,

    咬了一口;

    這時,

    外面忽然傳來連聲大喊:

    “大捷,大捷,大捷!!!!!!!!”

    “伐楚大捷!伐楚大捷!”

    “郢都破了,郢都破了!”

    ……

    “六弟,戶部現在,擔子大吧?”

    後園小偏廳裡,太子看著姬成玦問道。

    姬成玦聳了聳肩,

    笑道;

    “也還行,要啥沒啥,省得再去權衡給誰家多誰家少了,倒也落得個清靜。”

    “還好,仗,快打完了。”太子笑道,“接下來,應該要議和了。”

    姬老六則道:“希望如此。”

    太子能夠看清楚這一層,姬老六是不信的,在其他方面,太子可以說是不錯,但在兵事上,太子應該和自己一個水平才是。

    這意味著,太子身邊有善於兵事的人,對他進行了分析。

    不會是老四,老四就算真投靠到太子那一頭,今天也根本來不及過來發出自己的見解。

    應該是別人。

    且這種“應該要議和”的話,也不應該是兵部大臣所說,剛收到大捷的消息,在明面上,就算要說,也應該說什麼趁勝追擊,一舉滅楚這類的吉祥話,而不應該在打下楚國國都後,說出“該議和了”這種。

    再者,父皇曾三令五申,敢非議前線戰事者,重罪。

    所以,應該是太子東宮裡的人,而且這個人,是太子身邊的親近者,在太子得知大捷的消息後,迅速對太子提供了自己的看法。

    該查查了。

    這時,

    魏忠河走出來,

    道:

    “陛下宣宰輔大人、太子、六殿下覲見。”

    這意思是,其他大臣,不見了。

    趙九郎走在前面,太子隨後,最後的,是姬老六。

    三人在魏忠河帶領下,進入了一個小樓。

    小樓面積不大,中間用簾子隔開,看不見裡面。

    “臣參見吾皇萬歲。”

    “兒臣參見父皇。”

    簾子裡,

    傳來燕皇的聲音:

    “起了吧。”

    聲音,有些疲憊。

    三人起身。

    姬老六看著面前的簾子,依照他對自己父皇的瞭解,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刻,自己的父皇,絕不會用這種流於形式的物件做遮擋的。

    他可以用手段,他的手段也很厲害,但他不屑用這種手段。

    但這種情況下,不見大臣,不見兒子,是不可能的。

    燕皇陛下,

    必須發出自己的聲音,

    必須讓自己的臣子和兒子們知道,

    他,

    還清醒著。

    就是魏忠河,也承擔不起“隔絕中外”的罪名。

    但凡有這種舉動,就會被視為謀逆。

    接下來,

    燕皇的反應,

    更是佐證了姬老六的猜測,

    因為燕皇沒有用一問一答的方式,

    而是直接以自己口述的方式以做安排,這意味著燕皇現在的精力,很成問題。

    “對楚接下來的一切事宜,以靖南王的意思為準,太子照辦就是。”

    “是,兒臣遵旨。”

    這意味著,靖南王的意思,將變成朝廷的意思,監國太子會完全地配合靖南王。

    是戰是和,

    若是戰,如何戰,

    若是和,如何和,

    都由前線的那位統帥說了算。

    這已經不僅僅是相信靖南王的能力了,更是一種莫大的信任。

    “賑災之事,莫要著急,只要打了勝仗,老燕人,一切都好說。”

    這是對民心的安撫,以及一種莫大的自信和篤定。

    “是,兒臣明白。”姬老六馬上回應道。

    “要求今年乾人歲幣,換做糧食,向乾國朝廷,追責鍾文勉擅自犯我邊境之罪。”

    楚國皇都告破,不管怎麼樣,大燕伐楚之戰,形勢大好。

    在這種前提下,對乾人,可以蠻橫一點,行壓榨之舉了,而乾人,應該會忍氣吞聲。

    “是,陛下。”趙九郎行禮回應。

    “好了………”

    “父皇,兒臣還有一事。”太子說道。

    “說。”

    “捷報摺子上,靖南王特意提到了平野伯,在伐楚之中,立下的所有功績。”

    不寫別人的,就詳細寫了平野伯。

    這是什麼意思,

    都懂。

    況且,這確實是實打實的功績,雖說戰事還沒結束,結果也沒出來,但有些事兒,是必須要提前準備的。

    包括晉東那裡的政治軍事格局,也必須早做安排才能早些安穩。

    太子,其實也是為了給鄭凡求封賞。

    世人都知道平野伯是六爺黨的頭號大將,

    但太子卻急著幫忙請封,腹黑點,可以說太子是在給平野伯遞送玉如意,想挖六爺黨的牆角,陽光一點,就是太子公忠體國,一心為公。

    “封侯……”

    簾子裡頭,燕皇開口道。

    沒人覺得意外,都認為,這是題中之意,如果對楚那邊接下來不再發生什麼大的意外的話,平野伯封侯,近乎是板上釘釘的事。

    他的功績大到,

    沒人能去忽視的地步,

    如果他沒背景,

    還能用年紀太輕,先行記著日後再封也是為他好這種理由搪塞推延一下。

    但問題是,

    靖南王已經直接點了出來,

    當有足夠強力的人罩著你時,

    你會發現,很多理所當然的規矩會立馬理所當然的消失。

    封侯……

    姬老六在心裡盤算著,

    鎮北侯,靖南侯,安東侯,東南北,都有了,也就剩下一個了。

    同時,姬老六心裡也明白,一旦鄭凡封侯,那近乎是要封疆的,晉東那塊地方,必須得有人守,像當初初代鎮北侯看守荒漠一樣。

    這樣一來,

    自己是皇子不假,

    但鄭凡已然是藩鎮了,

    真正的強大藩鎮,是連朝廷連皇帝的旨意都可以去違背的,何況他一個皇子。

    也因此,

    藩鎮,

    其實已經不需要再急著去於皇子之間站隊了,無論誰當皇帝,都會去安撫藩鎮,所謂的從龍之功,對藩鎮而言,吸引力,其實沒那麼大了。

    良久,

    正當姬老六差點以為自己父皇似乎睡著了的時候,

    簾子內又傳來了燕皇的聲音:

    “平西侯。”

    ——————

    家裡有老人離世,需要治喪,接下來三天,可能就沒法更新了,望大家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