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蝦 作品

第154章 感性?理性?還是中性

    “也許你覺得我想吃鸚鵡,是有些仁慈過頭了。”

    “但女孩子喜歡幻想的畫面,不都應該是童話般美好的麼?”

    “哪個女生願經歷那樣會感到“痛苦”的抉擇?”

    “不信一會兒回營地,你可以用相同的問題問蘇子清和周姐。”

    “到時候你看她們怎麼回答你!”

    然而當兩人真的搬石頭回到“營地”後,有主觀意願想知道另兩名女生想法的沈顧,卻是從蘇子清那裡得到了和吳佳怡完全不同的答案:

    “如果在野外求生中真遇到你所說的“極端情況”,那我在感到傷感後,還是會以保證自己先活下來為優先!”

    蘇子清在做出這樣的回答後,雖然讓吳佳怡感到很是意外。

    但沈顧卻是心裡已有一些準備。

    因為他早知道蘇子清的偶像是普朗克,而一般物理學學的很好的女生,都會相對其他女生在遇到抉擇時相對理性一些!

    至於另一名女生周楊老師,她對蘇子清做出這樣的回答算是最不意外的那個。

    之前在晨東大學內兩年多的親密師生關係,讓她早知道蘇子清是一個“很理性”,幾乎所有事都想要分析出“最優解”的漂亮女生。

    而關於周楊老師自己的答案。

    則表示她會介於蘇子清和吳佳怡的選擇之間。

    那就是,她現在可能會覺得自己那時選擇吃掉那麼好看的彩色鸚鵡會不忍心。

    但真到了不吃它,就會餓得受不了的時候,也許還會最終做出和蘇子清一樣的選擇。

    那就是吃掉“它”,好使自己多活一段時間。

    以獲得之後再獲得其他食物的重要時間,以及得到暫時能量補充後的覓食體力。

    吳佳怡對於周楊的這種“模糊說法”,顯然不太滿意。

    她甚至覺得,從周楊說話時的猶豫表情上看,周楊內心應該是和自己一樣不喜歡做“痛苦抉擇”的。

    而周楊之所以做了這樣“立場模糊”的發言,一是當時三名女生中只有她沒發言了。

    二是她這樣沒表示贊同吳佳怡的“看法”,也是一種態度上對蘇子清的最大盡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