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您添蘑菇啦 作品

399 奇蹟年,年,年年年

    無論她們如何爭論,那位斜靠在窗邊的少年也未曾有一絲動容。

    雖然說話臭屁,性格中二。

    但他,確實……

    很帥!

    “嚯!”

    一個老邁但很得勁的東北腔傳來:“真的是你!”

    少年循聲扭頭。

    那是一位面善的半老之人,雖然西裝革履,胸前還掛著工作胸牌,卻並不影響他展現出一種看見老鄉的熱情。

    少年連忙站正行禮笑道:“劉館長,父母託我向您問好。”

    “哈哈,我好著呢,他們放心,放一萬個心。”劉曉東激動上前,擁著少年的雙肩道,“像媽媽!!哦不……像爸爸……等等……眼睛像媽媽,臉像爸爸……也不對……哎呀你長的好神奇,用流行的量子比喻來說,你的y染色體還是疊加態,沒來得及被熵扭呢!”

    “……”

    “哈哈,都是誇你的就對了。”劉曉東激動追問道,“你今年應該是……10歲了吧?已經上高中了?”

    “嗯。”少年點頭道,“明年應該就進大學了。”

    “比你爸還來勁啊!”劉曉東抬眉道,“競賽報名了麼?”

    “您不看新聞麼?去年已經拿過冠軍了。”

    “哇哦哇哦哇哦!”劉曉東驚得擦了把汗,“這其它人不得氣死……”

    “不是他們的錯。”少年無奈搖頭,“不是每個人都能享受我這樣的家教。”

    “唉,不說這個了。”劉曉東擁著少年道,“走走走,我帶你參觀參觀你父母當年學習的教室,他們就是在那裡認識的……”

    “這個好。”少年隨著他走向樓梯,“不過我有個問題。”

    劉曉東一慌:“我連碩士都不是……你有問題,我怕是聽都聽不懂……”

    “不不,這個問題只有您可以回答,我父母都無法統一意見……”少年認認真真抬起頭,“他倆,到底誰在上面?”

    ……

    與此同時,國家航天局,深空觀測中心。

    人頭攢動,慌得一筆!

    “院士要來!”

    “剛剛收到通知,院士要來!”

    “快,觀測倉準備一下,對五臺猛獁進行狀態確認!!!”

    “局長還在文海,我一箇中心主任……不敢接待啊……”

    “等等,院士夫婦一起來?”

    “媽呀,他們真的出席所有場合都要手拉手嗎?”

    “準備拍照,快快……”

    在這樣緊張的氛圍中,一輛黑色的膠囊電車無聲地駛入大院,停在中心門前。

    中心全體大小領導,緊張而又不得不保持著微笑迎上前去。

    車門一劃,一個半頭白髮卻異常利索的老傢伙立刻就躍了下來,正裝“嗖”地一理,皺眉四望。

    不對,不是院士,是個老帥逼。

    眾人不免有些失望。

    “陳書記啊……”

    “我當是院士呢……”

    “噓噓……好歹也是個大領導……咱們別這樣……”

    此時,急匆匆踏下車子,舉手投足依然滿是軍人風範的老傢伙,自然就是陳鴻兵了。

    這是他擔任航天局書記的第三個年頭,六天後他即將光榮退休。

    正在這種時候,卻突然被緊急委派了一個極其無聊的任務……

    接待他姑爺!

    雖然輩分上是老丈人,名位上卻是下級小弟。

    爽不爽都只能這樣。

    “沒來呢?”陳鴻兵掃視眾人問道。

    “還沒……”中心主任上前迎道,“您辛苦了……院士很久沒公開露面,誰知道突然想到了我們這裡。”

    “就這性子。”陳鴻兵手一揚,看了眼表,“罷了,這大概也是我退休前的最後一件事了,還是圓滿完成任務吧。”

    “辛苦您了。”中心主任伴在陳鴻兵身旁,這麼幹巴巴的等也不好,想了想還是聊了起來,“這些年,您太不容易了。”

    “都不容易。”陳鴻兵嘆道,“我們不容易,國家也不容易,李崢他們更不容易。”

    “還好熬過來了啊。”主任長舒了口氣,“隨著蒲公英昇天,再也沒人質疑我們了。”

    “談何容易啊……”陳鴻兵負手而立,面容難忍露出一絲滄桑,“無論是我們還是李崢,也都是被逼出來的啊。”

    “的確。”主任也跟著負起手,“一開始我以為只是一個奇蹟年,誰知道……是一連十五個奇蹟年,眼看很快就是第十六個了,不如叫奇蹟世紀更合適。”

    有關奇蹟年命名的誤判,當然不只存在於主任身上,而是一個全球性錯誤。

    這個錯誤的開端,始於將第一個李崢奇蹟年命名為魔角年。

    在《魔角理論》發佈後,李崢幾乎是在一日之間擁有了院長級的資源與權力,雖然名義上只是“特聘研究員”,然而半個物理學院已可任他擺佈。

    正當大家還在考慮,給予一位學生如此大的權力是否荒謬的時候……

    李崢將15大合作計劃甩了出來!

    他展開合作的領域幾乎覆蓋了全部前沿學科,這本是荒唐到難以理解的。

    但問題是……

    他的每一個計劃,至少有兩篇頂級理論論文背書,並且在這15個方向都獲得了業內的肯定。

    第一個奇蹟年就如此展開了。

    整個國家最頂級的15個實驗室,利利索索地放下了手頭的事情,開啟了李崢的課題。

    對於這個神奇的現象,後來採訪一位中科大院士的時候,他捂著臉憋笑承認——

    “我承認,當時確實有賭的成分。”

    “凝聚態賭得,我們高能賭不得?”

    這樣的盛況必然也引發了一系列質疑,《魔角理論》確實極具潛力,但這真的代表一個人擁有全學科領域的突破實力嗎?

    很快。

    人們發現。

    真的。

    15項重大合作猶如鞭炮一樣,在這一年噼裡啪啦就炸開了。

    這當然不是李崢一個人的功勞,背後是他的科學邊際小組的不懈努力,以及半個薊大的鼎力相助。

    但從當時公佈的情況來看,起到最核心作用的依然是林逾靜和歸見風。

    其他人的工作或許可被替代,但他們二者難以理解的靈感,以及恐怖的數學思維,十五年來始終未出現過任何可堪一戰的存在。

    更令組織煩惱的是,這兩個人,他們完全無法管理……好像都是李崢的直系親屬一樣,完全不可能分化。

    這就導致,學界最恐怖的三個人,完全就是一家人。

    一個究極的學閥三人組誕生了。

    在這個過程中,病癒的解其紛始終沒再回過薊大,甚至沒再想過物理。

    他好像把這輩子該想的事情都想完了,再也想不懂,也不想想了。

    又或是經歷過生死,覺得這一切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了。

    他成為了一個再普通不過的人,與一位女士結了婚,過起了普通的日子,也許是拜科學院研發出的一系列靶向藥所賜,他到今天依舊健康,甚至遠比生病前煙不離手的日子要健康。

    除去陪伴母親和家人外,解其紛將更多的時間投入到了物理以外的一切庸俗的事物上,從愛一個女孩開始,直到極限運動,似乎一心要把遺失的年月與生活全都補了回來。

    但這並不妨礙“解其紛方程”的橫空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