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未時 作品

第一百四十一章:殺伐之劍!天子之劍!民心之劍!官商之路!

    否則牽一髮而動全身,帶來的麻煩會更多。

    “其二呢?”

    “愛卿接著說。”

    但女帝繼續詢問道。

    “回陛下,其二便是,此殺伐之劍,可奠基......天子之劍!”

    許清宵說到這裡的時候,目光清澈無比,望著女帝。

    “天子之劍?”

    “何為天子之劍?”

    女帝更加好奇了,這殺伐之劍,就已經如此吸引了,沒想到竟然只是為了引出天子之劍。

    “天子之劍,乃為大魏神器,安內伐外,當殺伐之劍染血之時,天子之劍便可鑄出。”

    “到時,陛下之言,便是天子之劍,劍之所向,睥睨天下,莫說北伐,即便全面開戰,也未嘗不可做到,此劍,可讓大魏一統山河,日月同輝。”

    許清宵聲音充滿著激昂。

    說到最後一句話時,更是攥緊了拳頭,目光堅定無比道。

    一統山河!

    日月同輝!

    許清宵畫大餅的能力幾乎是滿級,饒是大魏的女帝,再聽完這天子之劍後,也莫名心動了。

    雖然知道很困難,而且很有可能是一張大餅。

    可還是令她心動。

    因為她終究是人,不可能沒有一點慾望,相反她的慾望更大,只是她知道剋制,明白有些事情是可以做的,有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

    “殺伐之劍。”

    “天子之劍。”

    不知為何,女帝總感覺還缺少了什麼,但她想不出來。

    看著女帝眼神中一絲絲思索,許清宵面色平靜。

    其實他真正的計劃,是三把劍。

    閹黨對應殺伐之劍。

    女帝對應天子之劍。

    而還有一把劍,至關重要,這一把劍,是核心,真正的核心。

    並且這一把劍,可以抗衡殺伐之劍,也可以抗衡天子之劍。

    此劍名為‘民心之劍’。

    是的,就是萬民信仰。

    當殺伐之劍變得無比鋒芒之時,就需要天子之劍來壓制,而當天子之劍鋒芒無比之時,那麼自己這把民心之劍,可以壓制一切。

    因為皇帝再強,再有能耐,他依靠的是天下百姓。

    所以無論是暴君還是明君,都明白一個道理,殺多少臣子都沒關係,征戰多少年也沒有關係。

    可不管如何,不能得罪天下百姓。

    一旦得罪了天下百姓,任你王朝不朽,任你帝王如神,到頭來終究是長河中的一朵浪花。

    無非就是大了點罷了。

    得民心者,得一切。

    而這一把劍,是許清宵為自己準備的,他不知道未來到底如何,能否抽身而退,亦或者能否運籌幄。

    所以給自己買一份保險是最好的。

    民心之劍,不鋒利,但重若泰山。

    只是,這一柄劍,必須要自己掌控,這是自己最強的底牌,沒有之一。

    “愛卿。”

    “殺伐之劍,如何鑄成?”

    女帝開口,她沒有去幻想天子之劍,但對殺伐之劍很感興趣,因為她現在的確需要一把這樣利器。

    “回陛下,此劍,需要滿足三個條件。”

    “其一,他們對陛下必須絕對忠心,換句話來說,他們眼中只有陛下,容不得半個人,一旦陛下式微,他們也會跟著式微,陛下強盛,他們也會跟著強盛。”

    “其二,他們必須要擁有武力,並且也必須有極大智慧,擅長隱忍。”

    “其三,他們絕對不能加入任何黨派,無論是儒道還是文黨,都不能加入。”

    許清宵說出三個要素,沒有這三個要素,無法鑄成殺伐之劍。

    可此話一說,女帝微微皺眉。

    許清宵說的這三點,她自然知曉,但問題是,她也再尋找這種人才啊。

    只是找不到。

    如若能找到的話,還需要許清宵開口嗎?

    “許愛卿,可有人選?”

    下一刻,女帝開口,詢問許清宵是否有人選?

    可此話一說,許清宵直接搖了搖頭。

    “臣,木得。”

    許清宵直接否決了。

    讓自己挑人選?說句不好聽的話,現在建議了,女帝大喜,可回過頭仔細想想,會不會覺得自己有問題?

    還有自己跟李賢聊天,難道就沒人看到?宮中眼線極多,外面的事情,或許女帝察覺不到,但宮中的事情,誰察覺不到?

    如若不是之前和李賢有所交情,許清宵也不會提這個事。

    這把殺伐之劍,必須要由女帝親自打造,自己不能參與,最多隻能給點建議,而等劍出鞘之後,自己就可以借來使一使了。

    無論李賢說的多好聽,也無論李賢如此感激自己,哪怕自己對他有救命之恩,到頭來抵得過自身榮華富貴嗎?

    不是許清宵把人性想的太惡劣,而是人性本身就是如此,不管做什麼事情,提防一手一定要有,無論是對黨派,還是對女帝。

    大家都是圍繞自己利益,沒有利益,一切都是空談妄想。

    聽到這話,女帝實實在在有些一愣。

    本以為許清宵說了這麼多,會告訴自己答案,可沒想到的是,關鍵時刻許清宵說沒有?

    女帝沉默。

    她看向許清宵,眼神略顯複雜。

    只是過了一會,女帝繼續開口。

    “那許愛卿有何建議?”

    女帝繼續問道。

    她不相信許清宵一點都沒想法,或許有什麼顧忌,但鑄殺伐之劍,對自己來說的確是一件好事。

    所以她才會繼續詢問。

    “陛下,臣對這個倒不是很瞭解,畢竟能同時滿足以上三點,臣一時想不到。”

    “不過,類似於婉兒姑娘這種,倒是不錯,但婉兒姑娘常伴聖旁,就有些麻煩了。”

    許清宵不能明說,但也不能不說啊,萬一真找錯了呢?所以只能隱晦的提一句,至於女帝能不能理解,那就是她的事情了。

    話都說到這個地步上了。

    隨著許清宵出聲,趙婉兒卻有些驚訝,她沒想到許清宵竟然會推自己,不過這也算是一種誇讚。

    只是對趙婉兒來說,這看似是一句誇讚。

    可女帝卻不由好奇了,她莫名想到了什麼,但一下子沒有想到。

    也就在此時,許清宵的聲音再度響起。

    “陛下,臣,還有一件事情啟奏。”

    許清宵出聲,提第二件事了。

    “何事?”

    女帝問道。

    “關於水車之事。”

    “水車工程停滯不前,只因三商漫天要價,臣有一計,可將價格壓制三成,只是需要陛下出手。”

    許清宵出聲,說出第二件事情。

    就是水車之事。

    “壓制三成?”

    女帝的聲音在大殿響起,這一次她難以保持鎮定了。

    “是戶部原價的三成。”

    許清宵再說出一個消息。

    “愛卿請說。”

    女帝面容上還是十分平靜,心中帶著好奇和不解,她想不明白,許清宵為何敢說出這樣的話來?

    三成?還是原價的三成?

    這怎麼可能?

    “陛下,臣以為,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何況這些唯利是圖的商人?”

    “可對於商人來說,有時候錢財不代表一切,尤其是對這三大商會來說。”

    “多一萬萬兩和少一萬萬兩,對其而言無非是利潤更高一些,可有些東西,是這些商人一直想擁有,卻一直擁有不了的。”

    “只需要陛下給予他們,臣可以保證,水車原材,三成價格即可買下,而且還能免除漕運。”

    許清宵如此說道。

    “想擁有,卻一直擁有不了的?”

    女帝好奇了,商人逐利,除了銀子以外,他們還需要什麼?

    感受到女帝的疑惑,許清宵平靜開口。

    “官職!”

    聲音落下。

    趙婉兒第一個驚愕,臉上滿是震驚。

    官職?

    給商人?

    這......有點離譜吧?

    然而,女帝卻面無表情,沒有任何驚訝,而是陷入了思索當中。

    許清宵不說話,等待女帝開口。

    想要讓這些商人寧可虧本,也要給予朝廷,就必須要開出一個讓他們無法抗拒的價格。

    而錢,大魏沒有。

    但官職,有沒有還不是陛下一句話嗎?

    終於,女帝的聲音響起了。

    “給予商人官職,代價未免有些大了吧?”

    女帝沒有否決,而是看向許清宵,如此說道。

    在她眼中,官職可不是說給就給的,而且給商人官職,其影響也很大,因為自古以來,商人就不可能有官職。

    當朝為官的,哪一個不是靠讀書靠實力上來的?而商人,說好聽點叫做經營有道,說難聽點不就是投機倒把嗎?

    若是給他們官職,必然會引來各方反對。

    “不!”

    “陛下,臣並非是說,給這些商人官職,而是開闢一條新的官路,可為皇商。”

    “而皇商者,無需給予他們權力,因為他們也不需要權力,只需要給他們相應的身份地位即可。”

    許清宵如此說道,但看到女帝還是有些疑惑,許清宵繼續開口。

    “陛下,臣舉個例子,燕京城有一富商,為博取美人一笑,一夜花費百萬兩白銀,世人皆以為,這富商貪圖美色。”

    “可實際上,這富商為的是炫耀,炫耀自己的財力,當然美色也很重要。”

    “天下商人,能做到首領之人,說是富可敵國,也不足為過,他們吃盡山珍海味,賞過各國美女。”

    “說一句大不逆之言,可能陛下每日用膳,都比不過這些富甲鉅商,所以他們已經沒有多大追求。”

    “而繼續斂財,是因為商人本性,也是想要穩固商會地位,有競爭對手。”

    “可對於他們來說,這只是本性罷了,他們的人生已經沒有任何追求,但如若在此時,陛下打破千古傳統,開闢一條單獨的商官之道。”

    “不給權力,只給身份地位,包括出行儀仗,這些商人只怕會蠢蠢欲動,只要在承受範圍之內,他們必會求之。”

    “而對大魏來說,犧牲的不過是一點點名聲,但得到的卻是天下商人支持,取之不完的銀兩,請陛下定奪。”

    許清宵一字一句說出。

    而且也分析的頭頭是道。

    商人賺了錢,最希望什麼?還不是衣錦還鄉,得到別人的認可。

    可不管是大魏還是突邪,亦或者是初元,甚至說天下就沒有幾個國家,會提高商人的地位。

    小商小販是過日子的,這個沒什麼,但大商人都是被仇視的,仇富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

    所以這些商人為了反擊,為了證明自己,為了得到認可,一夜花費百萬兩,或者是不把錢當錢,其實就是一種報復。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