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宗 作品

第332章 又要撿漏

    “這三枚品相都不錯,我收你一百澳元,您看怎樣?”年輕攤主抬抬胳膊,蹭掉鼻尖上的汗珠,對盧燦笑笑。

    一百澳元,港幣差不多五百三,價格差不多,小夥子沒多要。

    盧燦點點頭,又指指展車後面的黑皮包,“我在你這買了三批貨,你就不要擠牙膏,直接把包拿上來,我自己挑吧。”

    沒錯,剛才盧燦在他這裡已經買了兩套菲律賓銀幣。

    一套是1907年發行的菲律賓自由女神銀幣,1比索、10.20。50分銀全版幣。

    硬幣正面用英文銘unit ed states of america(美利堅合眾國)及美式鷹盾徵;背面一飄逸長髮自由女神像,右手恃鐵綞在鐵坫上,左手握橄欖枝,身後一座火山。

    上銘面值,下鉻filipinas(菲律賓)。

    這套完整幣,盧燦花了二百二十澳元。

    還有一套是1938年菲律賓的自治幣。

    1935—1945年,菲律賓取得內部自治,但仍為美國聯邦成員。此時發行的幣種,美式鷹盾徽改為展翅鷹盾徴,其它沒變。

    同樣是一套四枚,二百澳元。

    就在盧燦準備離開時,這位攤主又從黑包中掏出眼前這三枚西屬菲律賓銀幣。

    因此,才有盧燦的這種“擠牙膏”說法。

    溫碧璃支付給對方一百元澳幣,又將這三枚西屬菲律賓銀元收好。

    收到錢的年輕攤主,這才嘿嘿笑了笑,轉身將黑包抱起來,放到櫃檯上。

    盧燦有些錯愕,看他的動作,包內的銀幣,應該不少,只怕有幾百上千枚!這小夥子不簡單呀,從哪兒收來的這麼多銀幣?

    “菲律賓人?”盧燦試探著問了一句。

    小夥子正在拉拉鍊,抬頭笑笑,特別強調,“我母親是菲律賓人,我是珀斯人。”

    這種說辭,其實也能理解,就像很多海外華人,經常強調我是美國人一樣。他說的是事實,說這話時,也許只是想要更好的融入到當地社會族群中去,本身並沒有太多的惡意,無需過分解讀。

    盧燦笑笑,“這些錢幣,都是你從菲律賓帶過來的?”

    “一部分。”年輕攤主看了盧燦一眼,點點頭,沒有否定但也沒告訴盧燦這些硬幣的來歷。

    拉練拉開,他示意盧燦自己去看。

    盧燦看了一眼後詫異地抬起頭,又看看這位攤主,沒說話。

    溫碧璃好奇的往包裡面看了一眼。

    暈,黑色旅行包中,一枚枚大小、形狀不一的硬幣,就這麼隨意地堆疊在一起,根本不像之前幾家攤位,攤主們將硬幣裝在袋子裡,小心翼翼地收藏模樣。

    盧燦驚訝的不只是眼前這些硬幣,而是,他原本以為這個小夥子是個外幣收藏者,結果……現實卻是,對方就是個外幣倒賣販子!

    剛才把他當同行,現在發現對方就是商販!原本的“欣賞”,瞬間落空!

    這讓他產生巨大的心理落差。

    算了,商販就商販,不影響自己買硬幣。

    得,翻吧!盧燦戴著手套,從包中這一大堆硬幣中開始往外撿。

    第一枚就讓他有些驚喜——1802年荷蘭發行的1/4盾帆船銀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