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294章 戲子無情耍翰林,入戲貪嗔恨尋覓

    劉昇點頭說道:“知道啊。”

    “那緹字何解?”于謙已經嚴重懷疑景泰二年的科舉,有重大科場舞弊案!

    他已經那開始考校劉昇的學問了。

    劉昇有些發愣,但還是說道:“緹,帛丹黃色,赤也。禮曰:赤緹用羊,四曰緹齊。”

    于謙歎服,這傢伙,讀書還是不錯的。

    于謙無奈的說道:“緹騎是天子親衛,乃是由執金吾騎而來,只有陛下能夠調動,你…請回吧。”

    這個劉昇顯然是讀書讀迷糊了,鑽進了書裡,倒是把書讀通透了,可是也就只會讀書了。

    每次科舉,這樣的人也不少,他們既做不了推官,也弄不好學問,最後都在翰林院養老等死了。

    比如永樂十九年的狀元和榜眼,也是如此,並非孤例。

    于謙琢磨了下,回頭得找胡濙研究下這科舉制如何改良了,至少這算學得加進來,否則都是這般死腦筋,肯定不大行。

    劉昇還要說話,校尉已經攔住了劉昇的去路。

    于謙其實有幾種處理方式,第一種借他點錢,讓他還債。

    第二種就是幫他到順天府說一聲督辦此事。

    第三種就是最無情的這種,也就是現在於謙的處理方式。

    于謙是少保,掌握的是公器,他連自家宅子都認為是暫住,等到人哪天宴去了,就讓妻子搬出去住。

    他不是個以公謀私的人。

    至於借錢,這劉昇欠的太多了,于謙哪有這個錢幫他?

    升米恩,鬥米仇,于謙是個好人不假,但是他可不是個爛好人。

    劉昇欠了那麼多錢,于謙真的幫不了他。

    這第二個回合的拉扯,于謙又沒有留下任何的把柄,給大皇帝去嘮叨。

    而且於謙對劉昇並不同情,他們的確是同鄉,也只是同鄉罷了。

    人總需要長大,劉昇家乃是嘉興望族,也不用於謙去操心,他的生計問題,因為劉昇還得起拆借的銀錢。

    劉昇找于謙,只是想借著于謙的權力,找到曹姓伶人。

    正因如此,于謙無論如何不能幫他。

    于謙走進九重堂搖了搖頭,這劉昇也是下了很大的決心,顯然是有人鼓動。

    能是誰呢?

    次日的早上,朱祁鈺在講武堂宣見了于謙。

    “參見陛下,陛下聖躬安否?”于謙見禮,一如既往的儒雅隨和。

    朱祁鈺笑著說道:“朕躬安,坐。”

    “下盤棋?”朱祁鈺有些手癢的說道。

    于謙看了一眼興安說道:“那就下幾把。”

    于謙排兵佈陣,想了想滿是笑意的說道:“陛下,臣怎麼說也在地方巡撫了十九年,從地方到了朝廷,官至兵部尚書,沒那麼弱不禁風。”

    “陛下那些擔心實屬多餘,臣知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的道理。”

    于謙知道是陛下安排的燕興樓店家攔人,也知道是陛下找人鼓動了顯得極為愚蠢的劉昇,去九重堂尋他幫忙。

    他更知道陛下是一片好心,不想讓他當個爛好人。

    朱祁鈺笑著說道:“朕可什麼都沒做。”

    釣魚佬不可以承認自己空軍,那就直接說自己沒去釣魚好了。

    不過至此,朱祁鈺也全然明白。

    于謙是個好人不假,但那也是捲了十九年,從地方捲到朝廷的少保、兵部尚書,馬上就是文安侯的好人。

    另外一個捲了十九年的裴綸,才剛當上了山東布政使,在地方執掌大權,在京師也就和李賓言差不多,從三品罷了。

    于謙已經混到了超品侯爵了。

    這等朝中大臣,只要不是皇帝起了心思,等閒情況下,誰能下克上鬥倒于謙呢?

    況且於謙最大的後臺正是皇帝。

    當初三楊跟張輔鬥,三個人鬥一個,也只是把張輔氣的不上朝而已,到了戎政之事,還是得依仗張輔。

    但是這依仗張輔的同時,還處處限制武勳,就土木堡之戰前,但凡是朱祁鎮能聽張輔一句,現在朱祁鈺還是郕王爺,而不是皇帝了。

    “陛下,下次奉天殿朝議,胡濙可能要請旨辦天明節。”于謙先跟皇帝通通氣,試試皇帝口風。

    于謙稍微解釋了下天明節的原因,更是把自己的想法說的明白。

    朱祁鈺立刻就樂不可支說道:“天明節不錯,連起來,休沐七天也很好!”

    “胡尚書到底寫了什麼好東西,這麼心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