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四百八十三章 那個在海上飛的男人

    嶽謙倒是滿不在意的說道:“是的,小是小了點,但是地理位置極為優越,是不能放棄的地方。”

    “而且這不是有個雞籠島的大島嗎?”

    “聽說南山府那邊找到了倭國的老巢。”

    季鐸想了想,萬國津樑的地理位置的確極其重要,怎麼可以放棄?

    他有些好奇的問道:“那倒也是,怎麼找到倭寇的老巢的?”

    平倭最麻煩的地方在哪裡?

    是找不到倭寇的老巢,在琉球盤踞著一群真正的倭寇,全由倭人組成,找到他們的老巢,就代表著戰爭勝利的天平,全面滑向了琉球。

    嶽謙滿是奇怪的說道:“是南山府陳福寅傳來的消息,有些奇怪,這條消息來源是確切的,但是並不知道是誰找到的。”

    季鐸來回扭頭,找了半天說道:“袁彬呢?袁彬去哪了?是他找到的嗎?”

    嶽謙看向了東方:“他在南山府,閒不住,跑去打倭寇了。”

    琉球王國的東南方向,因為面朝大東洋,經過了不知道多少年的海水沖刷,最終形成了一片金色的沙灘。

    這裡的海水大約有十丈深,形成了一片淺灘。

    琉球百姓們會在落潮之後,組織百姓下水取驪珠,也就是珍珠。

    琉球的本意,就是琉璃玉和珍珠球。

    而這天退潮的時候,勤勞的琉球百姓,從海水中爬了出來,將收穫的珍珠,放在了船上。

    他們很快就發現了一隻單桅帆船自東北方向,順著金黃色的海灘,乘風而來。

    在藍天白雲之下,這條帆船劃過出了一道水紋,速度很快的衝向了奧武城。

    這艘船與其說是在海上行駛,不如說是在海上飛。

    稍有大風,這船似乎是漂離水面一樣,蜻蜓點水向前飄動著。

    所有的漁夫們,都瞪大了眼睛,這人是誰?膽子這麼大,居然敢乘坐這種單桅帆船出海。

    他不要命了嗎?

    在海上,最快的船,自然是單桅帆船,因為它更加輕盈,但是沒有人敢用單桅帆船漂洋過海。

    在海上,離岸稍微遠些,前後左右,全都是一片的海水,稍有大風,單桅帆船因為頭重腳輕,很容易就在海上翻船。

    奧武城是琉球島東南方向最後一座城池,也是南山府抗擊倭寇和海賊的老巢所在。

    椰子大王陳福寅就在奧武城內。

    那艘如同飛一樣的單桅帆船掠過了海面,在琉球百姓驚訝的目光中,飄進了奧武城的碼頭。

    操船的人,自然是唐興,快到港口的時候,他極為熟練的收起了帆,船速立刻就降了下來。

    這條單桅帆船,採用的是縱帆型佈局、硬帆式結構,帆篷面上帶著撐條,相當於筋,撐起了帆布。

    這種帆雖然較重,升起費力,但卻擁有極高的受風效率,使船速極高。

    桅杆不設固定橫桁,適應海上風雲突變,調戧轉腳靈活多變,能有效利用多面來風。

    但是它卻不是那麼好降服的,顯然唐興是可以降服它的人。

    這種單桅帆船,是他在密州市舶司的時候,做出來的。

    最早的時候,他曾經一個人乘這條單桅帆船,去到了濟州島,打探倭寇情況。

    現在他又開始了自己的泛舟出海。

    他的腰間別著一個竹筒大小的鐘表,他的船頭有一個指南針,這個指南針的盒子裡是水,用桐油密封。

    只要航行的平穩,就可以觀測方向。

    他還帶著一個前短後長的四分儀,可以簡單的確定自己大概的方位,一個牛皮水壺,兩塊鹹魚肉。

    這就是他出海的所有裝備。

    他是大明最自由的男人,因為外戚的身份,他不能指揮大量的軍隊,又沒人管他,屢次都是他自己去冒險。

    但是他從不帶著人跟他一起出去冒險,他害怕把人坑了,陛下會殺了他,連帶著坑了女兒,還有外孫,也就是陛下的三皇子朱見澄。

    他將纜繩甩在了碼頭上,跳上了海岸,將一條旗魚從船上抱了下來。

    這旗魚是他回南山府奧武城的時候,順手打來的。

    這旗魚完全可以做成魚生,也就是生魚片,因為它是海魚。

    當然作為熟讀《預防與衛生簡易方》的唐興,除非迫不得已,是不會吃生食的。

    唐興扛著四十多斤的旗魚,延著碼頭走進了城內,遇到了守城士兵的攔截,唐興拋出了自己的腰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