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棹子 作品

第五百四十一節我可以不要,但你不能不給

    徐恩增殺氣騰騰旳走了,是自己死還是別人死,這個選擇題很好做,況且對於黨國的精英來說,良心和道義這種東西是不存在的。

    接下來的幾天很平靜。

    果黨這邊有意進行收縮,地下黨則進入了蟄伏,兩個租界繼續歌舞昇平,大家似乎達成了某種默契,共同維護著這片難得的安寧。

    期間左重親自去了一趟伊麗莎白醫院,確認了那個叫龔自在的苟叛徒沒死,這才將相關的情況告訴了老k,讓其轉告了滬上方面。

    由於得到了提醒,地下黨沒有著急再次滅口,上次他們成功了迷惑了特工總部,打了對方一個措手不及,可這次就沒這麼簡單了。

    面對陷阱貿然行動很不明智,前期的情報偵查、行動的各項準備必不可少,這都需要時間,還好叛徒處於昏迷中,不用太過著急。

    左重處理完這件事就給自己放了一個假,每天帶著何逸君穿梭在滬上熟悉道路,戰事一起,這座東亞諜都將會是特務處的主戰場。

    要是連地形都不掌握,怎麼跟日本人鬥,幾十年來對方在這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公共租界的虹口更是如同一個國中之國。

    最早來滬的日本人大多居住在虹口的吳淞路、武昌路一帶,以開設鐘錶店、服裝店、照相館等小本生意為生,  經營技院的也不少。

    上次大戰後,  日本紡織業開始大規模投資民國,  在虹口、楊浦開設了很多紗廠、紡織廠,與之相關的人員源源不斷踏上這片土地。

    民國十二年滬上到長崎的定期航線開通,  兩艘輪船往返於兩地之間,日本僑民在滬人數持續增加,佔滬上外國僑民人數將近一半。

    除了吳淞路和武昌路,  這些人還向北川省路、狄思威路等地擴張,在這些區域建起了不少住宅、學校、醫院、菜場、寺院等設施。

    時至今日,虹口處處呈現濃濃的東洋風貌,  有好事者還給這裡起了個狗屁小東京的稱號,一二八後,日本獲得了此地的實際治權。

    當左重和何逸君穿著洋裝,  慢步在滿是和服的街頭,  恍若到了千里之外的日本本土,  看到的都是日式建築,聽到的都是日語對話。

    偶爾有說著中國話的行人路過,  也是腳步匆匆、面色倉皇,根本不敢在馬路上多加停留,  原因是路口那幾個目光兇橫的日本警察。

    何逸君看著這幕面色如常,  用日語小聲問道:“公共租界工部局難道就放棄了虹口,  還是說日本人與英國人以及美國人之間有交易。”

    從剛剛執掌情報科的時候,左重就要求所有人員必須掌握一門外語,如法語、英語、日語等等,  至少要做到可以進行簡單的對話。

    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學習,  除了那幾個腦子不好使的,其他人都達到了這個要求,  何逸君學了日語和英文,  不光能說甚至還能讀寫。

    美中不足的是,  她的口音不是太標準,一聽就是外國人,  這對潛伏工作是致命的,  想要糾正這點只能靠多聽多說,沒有別的辦法。

    左重聽著她的問題,  先提醒了一句:“多聽聽日文廣播,  記住對方的腔調,不要學地方口音,  學好日本政府推廣的標準日文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