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隻熊貓 作品

第二百九十九章 繼續忽悠人

    趙亮打開蓋子,掀起機身,來回看了看便說道:“問題不大。外殼、機架輪都是鑄鐵件,翻砂就行;機頭的小件直接用車床做就行。”

    他隨即抬頭看向趙新問道:“以後準備往哪賣?”

    趙新道:“島國、帶清、洋人,哪賣都成。不過首先還是得滿足我們自己再說。你先仿製出一臺出來,看看成本能到多少,然後才好定價。”

    趙亮問道:“現在歐洲有縫紉機了麼?”

    趙新道:“再過三年才會有手搖式的。”

    趙亮坐下點上煙問道:“電廠的事辦完了?”

    “哪啊,剛招到一個廠長,後面的事讓他先辦著。我估計啊,兩年建成投產就不錯。”

    “火電廠你打算建哪?”趙亮是負責整個工業部門的,電廠的選址他比誰都關心。輸電線路越短,電能在路途上的損耗就越小。

    “我想的是設在工廠區的東南那塊山谷裡,這樣一是從蝦夷地運來的煤直接就送進電廠,二是減少汙染。不過這樣一來,修路就勢在必行。”

    趙新想了又想,他決定讓軍港的勘察設計再往後放,先讓佩雷拉帶人把工業區的道路設計先做完再說。

    聊完了正事,兩人又閒侃了一會也散了。趙新也得早睡,他明天還要轉去富爾丹城檢查春耕播種和新定居點的情況,順便看看演習場地。

    話由於去年是閏七月,所以今年剛過了正月,原野上的冰雪已經開始漸漸消融,去往富爾丹城的道路也變得好走起來。此時趙新也沒了那些顧忌,第二天上午就開著一輛大卡車,帶著盛海舟等人和一個警衛班出發了。至於林子平的測繪隊已經在一週前就去了富爾丹城。

    今年從二月初開始,北海鎮兩地就開始了備耕。跟往年一樣,先是用拖拉機和人力耮雪,以加速地溫回升。

    去年因為北海鎮到富爾丹城道路貫通,交通往來方便。於是兩萬多人齊上陣,富爾丹城以北又新開墾出三萬畝荒地來。

    農機組這一冬天沒忙別的,除了培訓新人,天天就是檢修機具。萬造、茂助和其他農機駕駛員對這些拖拉機如同眼珠子一般的愛護,但凡覺得有點小毛病就要檢修一遍,所以春耕開始後一輛趴窩的設備也沒有。

    由於趙新訂購的拖拉機還沒交付,之前的機械不夠用,於是各家農戶便將十餘米長的原木綁上繩索,用人拖馬拉的方式,將田裡的積雪打散。

    春耕和收穫一樣,都是要搶天時,播種晚了,等雨季一到,莊稼也就全毀了。各家農戶也沒有那些避諱,都是男女少齊上陣。

    女人們尤其辛苦,天不亮就要起來做早飯,然後帶著乾糧和家裡的男人出工,忙碌了一天回來還得做飯,入睡前還要做手工活,以求多掙點家用。

    田裡的黑土化開後,就要開始整地播種。拖拉機顧不過來的,便用人拖馬拉的方式。即便是已經大修農田水利,可化開後的黑土就如同樹膠一般,粘性極大;人拖著犁走在上面沒一會兒,鞋底上就恨不得帶了兩斤泥,邁開步子都費勁。有時候馬匹還會把馬腿陷進田鼠洞裡去,一不留神就會腿折受傷。

    這些原本十分貧苦的農民心疼腳上的鞋子,於是很多人便赤著腳踩在齊膝深的黑土裡,拖著工坊打製的鐵犁從南到北,灑下一地的汗水。

    朱大貴一家去年秋天的時候,從北海鎮遷到了富爾丹城北的一個定居點村落,兒子的學業也中斷了,不過今年富爾丹城會再開一所學校,春耕過了就會開學。

    朱大貴之前一直幹雜工,修路、挖溝、秋收割麥都幹過,還當過居民社區的組長。到了新定居點後,他就升任了村長,眼下配合民政上協調安排組內的春耕事務。

    春耕開始後,民政又通知讓各村去富爾丹城外拉肥料。一頭霧水的朱大貴帶著人趕著大車到了地方,才知道原來制肥也有這許多的講究,讓他眼界大開。

    與往年不同,今年北海鎮和富爾丹城兩地各設立了一個制肥組,專門負責精細化的有機肥製作。設備是趙新去年買來的,價格不貴,構造也簡單。雖然設備的種類不少,可工坊那邊在入冬後還是仿製出了一套;眼下原品在富爾丹城使用,仿品在北海鎮使用。整套設備的日生產能力最高能達到2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