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隻熊貓 作品

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車軋軋北國道

    1791年7月24日,一艘線條優美、掛滿了白帆的三桅風帆船從北海鎮南面的海面上快速劃過,尖銳上翹且向前延伸的船頭在平靜的海面上與倒影一起,如同一把張開的剪刀,讓那些在碼頭上忙碌的工人發出了好一陣的讚歎。

    “這船可真好看。”

    “是啊,聽說是新下水的。”

    “......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一個碼頭工人一連練數了兩遍,這才驚訝的道:好傢伙!八面帆,恁說它上面咋就掛那麼多的帆呢?俺以前在榮成海上見的都是黑乎乎的硬帆。”

    “恁連這都不懂?俺家二小在學堂裡聽先生講過,回家也給俺講了一遍。這帆多啊,講究的是個吃風大,速度快......”

    這條新下水的風帆船被命名為“飛雲號”,是北海鎮造船廠根據趙新從另一時空搞來的圖紙和等比例模型,仿造的第三條飛剪風帆船。

    該船全長達48.46米,船體長為46.97米,船寬9.69米,型深9.69米,吃水6.13米,載重量860噸。從船體到船艏桅杆,再到三根主桅均為鋼製,連索具也是用的鋼絲繩。

    船上總共配備了兩臺小型柴油發電機用於驅動三個電風帆絞盤、一臺錨機、液壓舵機、和水泵。有了電力系統的協助,駕駛和操縱就變得相對容易多了,與同載重的風帆艦那二百多名船員相比,“飛雲號”總共才有35名船員。

    從趙新動了念頭準備往大洋彼岸派移民開始,北海鎮的造船廠就一直在仿製飛剪船。第一艘是艘500噸的木製飛剪船,純粹為了讓工人練手,後來給了航海學校當訓練艦;第二條的大小跟第一條一樣,但是採用了鋼材和焊接技術,不過因為工人們在桅杆焊接和龍骨焊接上水平不行,船體造了一半就停工了。

    一般來說,技術上領先一步是天才,領先兩步往往就成了瘋子。先進技術的使用必須得有相應能力的產業工人配套才行。

    之所會以採用焊接技術造船,主要就是北海鎮境內非常缺乏製造海船的木料。

    不管是柚木還是鐵力木,都需要趙新從另一時空購買,要麼就得派船去澳門採購。況且北海鎮已經有了四條從沙俄手裡繳獲的風帆船,同時還有十幾條從暹羅買的大型廣船,大部分的木料都要緊著這些船來用。

    再一個原因就是使用鋼材建造的船舶不僅成本遠比木材要低,而且重量更輕,可以裝載更多的貨物和人口。

    雖然張波已經將自己的焊接手藝毫無保留的傳授了出去,目前北海鎮最好的焊工都在造船廠,這些人焊個鍋爐啥的已經毫無問題。

    可是焊鍋爐和船舶焊接根本不是一碼事,船舶焊接是一項技術性和專業性極強的工程,建造成本神碼的可以先不管,材料結構強度和使用功能上絕不能出問題。

    張波的那點兒焊接水平在一般小工程上或許沒問題,但到了大工程上就不行了。要知道不管是焊接過程中的夾渣還是氣孔,又或者是咬邊、裂紋,都會導致船體結構發生變化,進而對船舶強度造成影響。

    比如氣孔的總量不能多於工作界面的百分之五,反之就會影響焊接縫的抗拉

    強度,降低金屬的機械性能。再有就是,那些未焊透、未熔合的部分所導致的強度危害更大,比起氣孔和夾渣更嚴重,極有可能引發焊接部位發生脆性斷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