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隻熊貓 作品

第五百七十七章 震驚和絕望的交織

    北海鎮兵工廠武器試射小組的操作,給和琳和幾個大內侍衛以極大震撼,同時他們對北海鎮所提供的武器的精良做工也是十分吃驚。

    在他們看來,北海軍的燧發步槍居然精緻到不同步槍的所有零件都可以互換;至於火炮,除了整個炮身、炮架、乃至彈藥車都是鋼製的,射表竟然也是同口徑的完全通用,這對滿清而言絕對是一件很神奇的事。

    最讓和琳震驚的,則是他通過北海軍的這些武器,終於認識到了一個跟滿清現有火器體系完全不同的模式,他也明白了孔紹安所講的“武器代差”是什麼意思。一想到北海軍自用的武器要比眼前的這些還要精良、威力更大,一股絕望不由湧上心頭。

    話說火炮的應用其實要從三個方面講,第一是鑄造和冶金,第二是化學,第三就是訓練和使用。

    從鑄造上來說,滿清在康熙的時候,在以南懷仁為首的耶穌會傳教士指導下,武備院鑄造了第一批完全合乎西方理論的標準制式火炮。這批火炮的長度、重量、口徑、倍徑、乃至各零部件都極為精確,也成了之後所有火炮的模板。

    從明末開始,由於中國的生鐵質量太差,火炮的鑄造便採用了複合結構工藝;炮管一般是由兩種乃至三種材料製成,也就是鐵芯銅體。同時期的西方和中亞雖然有類似工藝,但他們的複合鑄造水平不如中國,因此沒有進一步發展。

    不過隨著瓦特改良蒸汽機,西方人--尤其是英國人直接跳進了下一個時代。之前英國人賣給乾隆的卡龍炮就是如此,採用了“實心鏜孔技術”。

    反觀滿清這邊,自南懷仁之後便再無創新。滿清不是不能造出優秀的軍械,要知道全中國最好的武器製造工匠都在武備院和御鳥槍處,然而在“君臣佐使”理論的支配下,僅憑某幾個能工巧匠,無法抗衡裝備體系上的劣勢。

    而且因為對康熙時代標準炮樣的翻鑄次數越來越多,誤差也越來越大。歷史上到了道光朝的時候,清廷鑄造出來的火炮已經是“頭尾周徑不能算合,任意大小,一位一式。”同樣是打十斤炮彈的炮,第一次鑄造的可能是八千斤,第二次就成了九千多斤。

    在鴉片戰爭爆發前的1835年,清廷在廣東虎門各炮臺先後添置新鑄了八千斤和六千斤大炮共59門,但當水師提督關天培親臨驗收時,當場炸碎10門,並炸傷兵丁兩名。

    化學上的問題其實就是火藥。火器的威力,首先是火藥決定的,而火藥配方的比例對於燃燒速度和儲存都有很大關係。從黑火藥來講,炮用火藥和槍用火藥的配方比例是完全不同的。

    還是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時任福建提督陳階平想方設法買到了一小包英國人的炮用火藥,在用抬槍試射後,發現射程竟然達到了二百四十弓,也就是四百米。槍還是原來的槍,用了新式火藥,射程陡然提高。之後道光便下令兵部修改火藥配比,並全國推廣。

    再有就是訓練了。順治、康熙時代,因為戰事不休的關係,清廷規定每年的九月或是十月,在盧溝橋的橋西開炮訓練十天,每門炮的射擊次數是一百次。後來又改為春秋兩季逢“四、九”日演練火炮。

    到了乾隆三十五年,經過多次調整,訓練時間最終確定為每月五次,每次開三炮,以172.5米為射擊距離,中靶率達到十五發十三中就合格。

    以上說的還是京城火器營的訓練標準,各地八旗和綠營那就沒法說了。這年月的火炮訓練打的準不準不是第一位的,熟悉操作、給火炮除鏽對付上官檢查才是最要緊的事。所以打多遠要抬高炮口多少度、星斗怎麼瞄準、炮位是否堪用都是茫然不知。

    據已經歸正的前清軍黑龍江城炮營協領李彥升所說,在北海鎮舉兵前,黑龍江城的火器營本應每年訓練三天,然而自李彥升當差以來,從未打過一炮,直到沙俄進攻,他們這些所謂的“炮兵”才倉促應戰。

    自乾隆繼位以來,清軍歷次的大規模戰爭一旦需要精銳炮手的時候,無不是從京城火器營和武備院調人,還得帶上造辦處裡的那臺象限儀才行。

    最後一點,就是清軍的火器作戰模式。

    清軍火器方陣發展始於康熙時代的烏蘭布通之戰,到了和噶爾丹決戰的“昭莫多之戰”,奠定了草原大漠作戰的基本模式。即先以遠程火力削弱敵軍士氣,待其瀕臨崩潰之際,通過騎兵側擊打開缺口,再一舉擊

    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