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隻熊貓 作品

第五百七十九章 防微於青萍

    對於歐洲的問題,趙新的想法就是要攪渾水。相比路易十六的死活,他更在意的是不能讓英國人在南亞次大陸一家獨大。讓滿清吞併廓爾喀,逼他們進入南亞次大陸,給法國東印度公司提供支持,其實質就是要給英國人添堵。

    從1785年開始,英國東印度公司在孟加拉地區已經取得了實際統治權。它已經不是一家普通的商業公司了,而是變成了在印度地區擁有廣闊的領土以及強大勢力的統治機構。

    要知道從十八世紀到十九世紀是一個冒險激進並且充滿暴力的時代,英國人絕不甘心和法國人分享印度,他們的目標是要獨霸印度經濟,對邁索爾王國和馬拉塔人的歷次戰爭就是證明。在這種局面下,本地治理方面的求援就給了北海鎮最好的插手藉口。

    趙新插手印度就是要讓歐洲人明白,在整個東亞和南亞,只能有一個共主,讓你們的上帝見鬼去吧!

    順便提一句,直到十九世紀後期,“東南亞”這個詞並不存在。歐洲人此時將東南亞和東亞統稱為“東方”,將暹羅、緬甸這些國家統稱為外印度。而歐洲殖民者為了長期殖民東南亞,從十九世紀初期開始,很多學者便陸續撰寫了大量的“研究著作”。在這些書裡,他們固然是對地理、氣候、風俗、物產、語言等等進行了描述,然而最關鍵的,是他們對東南亞的古代史進行歪曲或是一筆勾銷。將東南亞的土著文化和深受中華文明影響的文化說成是低能、幼稚和無能,而將白人來此殖民,吹噓為道德上的責任--也就是所謂的“白人的負擔”。

    趙新在和伯多祿見面的時候,告訴他北海鎮出動軍隊的人數將會是一千五百人,其中一千人會留在本地治理,五百人跟船去法國,這消息實在讓伯多祿喜憂參半。喜的是,有了賽里斯人的幫助,本地治理的防禦肯定固若金湯;憂的是,賽里斯人的到來,會對法屬印度和東印度群島帶來怎樣的未來。

    讓伯多祿極為驚訝的是,趙新對印度的局勢居然非常瞭解。筆趣庫

    他告訴伯多祿,正是由於法國對邁索爾王國的支持力度不夠,從武器到訓練都沒有英國人搞的好,動不動就玩什麼“志願者”,所以才導致提普蘇丹的失利。而一旦提普蘇丹完蛋,那些印度教王公的後代就會抬頭,再也不會有人堅決對抗英國東印度公司。眼下法國人的問題不光是陸上力量不足,海軍無法和英國人抗衡才是主要原因。

    伯多祿對趙新的見解深以為然,不過他也很無奈。就他個人所瞭解的,路易十六對法國東印度公司的政策變來變去,導致貿易收入時好時壞,再加上法國人對在印度本地只想做貿易,對徵收土地稅與田賦並不熱衷,其財政收入也無法支持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一句話,僱傭土著訓練、武裝他們、發動戰爭總得有足夠的軍費才行,可國王把錢都投到北美大陸去了,哪還有心思管印度。

    之後兩人又談到法國本土的局勢和國王的安危,趙新在這個問題上就不敢再當神棍了,事實上是就算他說了人家也不信。伯多祿滿懷深情的向趙新講述了國王陛下和王后陛下是多麼的高貴,多麼的平易近人,說趙王殿下要是和國王陛下有幸相見,肯定會互為知己。

    趙新心說鬼的知己!路易十六上輩子也不知造了什麼孽,娶了瑪麗·安託瓦內特那個老婆。您要說有慈禧那手腕也就罷了,明明政治上就是個菜雞,偏偏還喜歡插手國政。

    本來國民議會只是把他們一家軟禁在杜伊勒裡宮,除了不能出去,其他待遇照舊,也沒有廢黜。可不知死的安託瓦內特急於復辟,一看自己的侄子當了奧地利國王,並對法國宣戰,她就將法國的相關情報傳遞給奧地利。而羅伯斯庇爾為了實現他的“共和”理想,早就想對國王一家動手了,正好給了他口實。

    趙新告訴伯多祿,北海鎮的船隊計劃在1792年的3月下旬出發,在本地治理最多停留一個月,最遲會在7月底到達法國。伯多祿一聽大喜,涕淚橫流的表示感謝。

    在把回家過年的穿越眾們送走前,趙新照例要跟從島國回來述職的劉錚和平太見一面,詳細瞭解了一下島國這一年來的情況。於是當一個體重超過了180斤的白胖子呼哧帶喘的走進屋的時候,趙新愣了好幾秒才反應過來。

    “我擦!你丫怎麼胖成這樣了?”

    “哎喲!趙老闆風采不減,不過我看你怎麼有點變黑了?”

    “呸!老子在外蒙跟部隊呆了好幾個月才回來。”趙新指著自己被風吹黑的臉道:“你當誰都跟你似的,

    成天驕奢淫逸,一看就缺乏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