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隻熊貓 作品

第六百一十七章 偶遇坤甸人

    從公堂出來後,趙新打發走了江阿生,讓他忙自己的去。隨後便帶著兩個警衛在巴城裡溜達起來,打算好好看看這座城市。

    說了這麼久的巴城,它的面積多大呢?十八世紀的巴城其實就是另一時空中的雅加達老城,佔地1.3平方公里,差不多等於後世三個天安門廣場的面積。依後世的標準雖說不大,可在十八世紀末的東南亞,妥妥的一線大城市。

    voc將一個名叫“雅加達”的漁村開發成美輪美奐的巴城,華人對此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連荷蘭人自己都承認,沒有中國人,巴城不可能存在。

    那些運河兩岸高大的房屋在經過改造後,已經在去年被軍管會分給了加入保安隊和直屬農場的移民家庭。每樁房子安置了兩到三家,條件可比南門外的唐人街強了不少。除此之外,軍管會還幫手下的單身員工找老婆。

    說起來也挺有意思,別看閩粵的男性一窩蜂的下南洋,可基本上沒人帶老婆,也沒有女性願意來。只有在康熙時代有一個帶老婆來的人,男女性別比例的極不均衡。本族婦女的稀少,再加上爪哇人信奉***教的信仰衝突,導致很多華工都是從巴厘島買個女奴回來,然後娶進門,這些人的後代也被稱為“峇峇孃惹”(baba nyonya)。

    然而由於男女雙方社會地位的懸殊,再加上這年月的中國人的綱常禮教觀念,打罵老婆成了常事,絲毫不生內疚之心。再加上有倆糟錢兒就開始娶小妾,導致巴城男子經常會因為小妾與正妻之間有所矛盾而辱罵毒打妻子。

    先前趙新在公堂等人的時候,二堂裡斷的案子就是因為這種事打離婚官司。黃綿舍他們的做法一般都是勸和不勸離,實在不行才會裁決離婚。

    趙新在城裡溜溜達達轉了一圈,路過南門內的市場時還買了點剛出爐的麵包和幹米粉。原本他還想著跟那些開店擺攤的人聊幾句,可問題是他聽不懂閩南話,本地人也聽不懂北方官話,指指點點買東西還成,再多說完全就是雞同鴨講。

    “普通話教育任重道遠啊!”趙新發完了感慨,便提著東西朝軍管會大樓來了。

    北海鎮在巴城的軍管會所在,其實就是過去的voc總督府,上下兩層。前面辦公,左右兩翼和後面住人。大樓正門前是大片的草坪,在其西側就是被改成了醫院的大荷蘭教堂。

    說起這座建於十八世紀三十年,有著哥特風格的大圓頂教堂,在整個東南亞乃至歐洲都很有名。遠來的船隻抵達巴城港時,都會用它作為方向標誌。不過因為最初設計這座教堂的建築師是個麵包師出身的半吊子,導致結構上一直存在問題。歷史上到了1808年的時候,教堂最終毀於地震。

    趙新此刻還不知道,因為在驅逐荷蘭人的時候連本地傳教士也一併驅逐的行為,導致北海鎮已經引起了羅馬教廷的注意。

    什麼?你說法國?嘿嘿,九月大屠殺的時候,牧師和神父那可都是被消滅的對象。

    當趙新走到軍管會門前廣場的時候,就聽見急促的馬蹄聲傳來,他轉頭一看,就見從北面港口方面駛來兩輛疾馳的馬車。等車到了醫院大門外停下,就見從第二輛平板馬車上跳下來十幾號人,簇擁著從第一輛馬車上下來的四個人就進了醫院裡,其中還有個哭哭啼啼的女人,穿著一身綾羅綢緞,極為顯眼。

    趙新看這些人的穿著打扮很是奇怪,有的一身綾羅綢緞,有的居然穿著清軍綠營的那種號衣。他本想讓負責警衛的溫岱過去看看,可轉念一想,這位對閩南話也是個棒槌。

    可巧了,此時兩個穿著保安隊制服、戴著袖標的傢伙從南邊走了過來,趙新隨即招了招手,示意二人過來。兩個擔任治安巡警的保安隊員看到後,先是一愣,可當注意到趙新身後還站著兩個彪悍的北海軍時,立刻小跑著來到了趙新跟前。

    “會說官話嗎?”

    為首一個年長的保安隊員先立正敬了禮,然後答道:“會。”

    “哪裡人?”

    “胡(福)建霞浦。”

    “叫什麼?”

    “報告首長,哇叫蔡牽,伊叫金烏仔。”

    此時趙新的注意力都在百米外的馬車上,也沒多想,點點頭隨口道:“麻煩你們去醫院裡看看,剛才進去的那幫人是幹嘛的?為什麼還穿著清軍的號衣?我在這裡等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