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隻熊貓 作品

第六百五十六章 兩隻信鴿引發的戰爭

    在猛烈的炮火攻擊下,聯軍設置的第一道胸牆工事就如同紙糊的一樣,爆炸產生的破片將一群又一群的生命捲入了鋼鐵風暴,而咆哮的氣浪則掀起大片大片的泥土碎石和木塊,混合著的血肉,不斷向著周圍潑灑。閱讀完整內容

    別看趙新只拿出來六十門炮,對三公里外的荷蘭人和萬丹蘇丹國聯軍而言,可謂驚天動地;即便是對那些曾參加過“七年戰爭”和“第四次英荷戰爭”的普魯士僱傭兵和軍官來說,也是生平僅見。

    某些膽子大點的士兵躲在彈坑裡觀察了一會,發現對面根本沒有士兵進攻,而對方的炮擊都打了10分鐘了,還在沒完沒了。

    防線上南北兩翼的數千人在突如其來的打擊下當即崩潰,前線的蘇丹國軍官們也迅速加入了逃亡大軍,一心只想逃離這片血火地獄,完全不理會那些voc軍官的命令。

    至於voc的僱傭軍們不是不敢戰鬥,普魯士人掙的就是這份賣命的錢,然而這樣的戰鬥卻是他們不適應的。

    沒說的,趕緊撤退吧!到後方集結,擺開陣型,等待敵人的進攻。不過因為逃跑的過於倉促,不少普魯士僱傭兵就穿了件內衣

    好吧,這年月的戰術法則就是如此。由於燧發槍那感人的發火率和射擊距離,一個歐洲士兵從新兵訓練到下連隊,接受的只是開槍訓練,而不是單兵瞄準射擊訓練。另外由於火藥很貴,導致哪個國家也沒有那麼多的錢給士兵練槍法。

    戰列步兵所接受的一切訓練都是為了壓制個人的主動思考和表現,部隊的火力只有在近距離射擊,且朝著一大群士兵開火時才多少有點殺傷力。所以無論是軍官還是士兵,除了在村莊和林地這類據點外,大家都不瞭解在平原地區如何進行散兵作戰。甚至就連以散開隊形作戰的方式都會被人鄙夷,認為不過是部隊在紀律渙散、訓練匱乏時的慣常做法。

    然而當voc的聯軍撤退到距離前線八百米的一個村莊西部,然後在軍官的馬鞭下開始整隊集結時,他們愕然發現敵人的炮火居然朝自己追了過來。於是在一通轟炸後,聯軍留下了遍地的屍體,再次開始了倉皇大撤退。直到他們一口氣跑到了兩公里之外,發現身後的隆隆炮聲終於停了,便一屁股癱坐在地。

    此時在北海軍的攻擊陣地上,一發紅色的信號彈升上空中,隨即尖銳的哨音在甘蔗林內響起,五個營的仙台藩僕從軍帶著滿臉興奮,迅速衝出了甘蔗林,他們以五人為一組,擺開分散陣型,黑壓壓的如同潮水一般攻進了voc聯軍那些殘破的工事。

    說起這些北海鎮的僕從軍,由於給他們配發的是前裝步槍,所以採用的還是線列步兵戰術。不過北海軍所採用的,則是王遠方等人在被俘沙俄軍官的教學基礎上,又參考了歷史上拿破崙戰爭之後的步兵戰術著作,使部隊的編組和作戰模式更加靈活,也更趨向散兵化陣型。

    這種戰術裡最基礎的步兵組織單位就是“伍”,每排由二十個“伍”組成,作戰時不管是射擊還是陣型的變化都是以此為單位。

    新兵在接受隊列訓練時,起初要學習站立,然後是學會以慢步和快步行進。每步的步幅要保持在0.7米,慢步是每分鐘75步,快步是每分鐘110步。

    跟後世的行軍隊列九十度轉向不同的是,線列戰術下的士兵不僅需要學習向前直行,還要學習使用斜向行進法。也就是每名士兵都要向左或向右轉動45度,以直線前進一段距離後再轉45度,恢復原先的朝向。

    等隊列訓練結束之後就要接受操槍訓練。單兵訓練取得足夠進展後,他們就要編成小隊,學習如何在密集隊列中裝填和射擊,同時習慣以伍為單位向前射擊或朝左、朝右斜向射擊。

    完成射擊訓練後,新兵還要學習列隊持槍行進,既要練習徑直前進,也要練習使用兩種方式斜向行進,他們要學會保持平齊、以排為單位轉彎和以伍為單位行進。

    完成這一系列的訓練後,新兵就要下營,在營裡的訓練要素仍與新兵訓練相同,不

    過側重點是訓練裝填步驟,達到每分鐘至少能夠射擊3次的程度。每個排都要接受全排齊射、按列齊射、以伍射擊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