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隻熊貓 作品

第七百二十七章 白塔炮聲動九門(二)

乾隆五十九年五月三十清晨。鬂

  今天的董掌櫃和往常一樣,聽到崇文門方向傳來的打點鐘聲就起床洗漱,然後出門去“東鴻泰”茶館喝茶。

  他住的地方在草場三條,離正陽門大街非常近,出了衚衕口就是水廠衚衕,向西走到頭,左首斜對面是大柵欄;再往南一點,就是坐落在玉皮衚衕把口的“東鴻泰”茶館。

  此人真名叫董信臣,河南商丘縣人,今年三十七歲,出身於一個小有資財的農戶。小時候讀過幾年私塾,因家中出了變故敗落,便沒再繼續;十七歲開始挑著擔子做些小買賣,每日走村串巷,日子倒還過得去。乾隆五十年河南大災,商丘地區受災最重,人飢相食;董信臣也其他逃難的人一樣,帶著妻兒老小到了開封落腳。

  趕巧那時候徐大用奉了趙新的命令收攏流民,他除了在人市上買人,也透過牙人招了一些僱工,主要是給莊子內外的流民做飯。董信臣是外鄉人,想在開封謀生實屬不易;不過此人腦筋活泛,做事大氣,通過刻意結交認識了一個牙人。後者正好幫徐莊招工,便收了他一百錢的好處,把他介紹了進去。

  因為識字又跑過買賣,董信臣在徐莊的一眾幫傭中很快便脫穎而出。這樣過了一年,徐大用覺得此人做事用心,錢財上也不貪小便宜,經過幾次試探,便帶他坐船出洋,見識了雷神號。接受了“震撼教育”的董信臣一家之後去了北海鎮,分了地也有了房子,不甘於面朝黃土背朝天的他進了貿易部,在沈敬丹手下做事。

  四年前董信臣奉命進京,用“黃升泰”的名號在正陽門大街上開了間南北貨鋪子,自此北海鎮在京城的第一個情報點成立了。除了跟他一起住的老婆董何氏以及兩名喬裝為僕人的報務員,其他在本地僱傭的賬房和夥計並不知道,他們背後的東家乃是天字第一號“反賊”。

  在京城的這些年裡,董信臣取得的最大成績,便是將敬事房的副總管太監發展成為北海鎮的眼線,使得北海鎮的觸角伸進了紫禁城,基本上宮裡的大事不出三天趙新就能知道。鬂

  如今北海軍情報局在京城內外一共組建了五個情報分站。一分站以“黃升泰”南北貨為據點;二分站在宣武門外的琉璃廠東街上,是一家名為“泛古堂”的古董店,主要任務是對接在翰林院任職的阮元,另外就是給趙新收購古玩字畫;三分站在海甸鎮,對外是一家藥材鋪,主要任務是監視並探聽圓明園各處的情況;四分站在東便門外的慶豐閘附近,對外是家酒肆,店裡從掌櫃到夥計全是投奔北海軍的漕幫中人;五分站在通州運河碼頭,對外是家糧鋪。

  為了安全起見,如無特殊情況,各處情報站從不發生橫向聯繫,他們只從電臺裡接收情報局的直接命令。其中四分站是專司行動的小組,往劉全和阮元府上投遞匿名書信就是他們乾的。

  擱往常沒事的時候,董信臣一般要在茶館呆到中午才回鋪子,可今天不行;怡親王的孫子過抓周禮,因其兼著內務府總管,“黃升泰”如今又是內務府的供貨商,所無論如何都得去送份禮。再者李秋澄上個月說了今天也會去,正好碰個頭。

  看時候差不多了,他回家換了身衣服,叫上一名親隨--其實是情報局給他派的護衛,帶著提前備好的禮物和帖子,坐上騾車顛顛兒的從崇文門進了城,趕在巳末之時到了目的地。

  怡親王府位於齊化門(朝陽門)內,地處城東,在京城不算冷僻也不算很熱鬧。這裡其實並不是最早的怡親王府,允祥時代的王府位於王府井東邊的金魚衚衕裡。雍正八年第一代怡親王允祥死後,雍正尊其遺願,將王府改建為寺;又因為他給允祥的諡號是“賢”,所以稱作“賢良寺”。歷史上咸豐一蹬腿兒,作為顧命八大臣之一的第七代怡親王載垣很快被賜死,鐵帽子王爵沒了,王府也被沒收了,後來賜給了道光的第九子奕譓,改成了孚郡王府。

  今天過抓周禮的,是怡親王永琅的長孫奕勳。他父親是永琅的二子綿標,頭幾年被封為不入八分輔國公;因為永琅就兩個兒子,大兒子綿槿十幾年前就死了,所以綿標就成了下一任怡親王的不二人選。如無意外,奕勳自然就是未來的小王爺了。

  董信臣離著王府還有五十多米就下了車,王府門口停滿了馬車和轎子,將門口堵得滿滿當當。等進了王府大門,長隨遞上了大紅拜帖和禮單。負責迎賓的太監接過拜帖打開看了,又看了下禮單上價值不菲的禮物,滿意的點點頭,隨即高聲念道:“長蘆鹽運使司董老爺到!”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