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隻熊貓 作品

第七百五十九章 一鳴雲端從此始





成為眾人目光焦點的孫原湘惴惴不安的回到座位,深呼吸了幾下,這才用顫抖的雙手打開了兩本證書低頭觀看。畢業證就不用說了,而在那本《文官等級資格證》的一欄上,清楚的寫著“文官十五級”。





好吧,隨著北海軍入關的腳步日益臨近,民政在八月份的“29人委員會”會議結束後,出臺了醞釀多年的文官等級體系和一系列的制度,並打算在部分地區試行,為入關後全面接管做好準備。





雖然這些年膠東各地軍管會的做法已經讓很多人意識到,新朝的官員選拔制度會和滿清有很大不同,然而當新的制度一出臺,還是引起了無數人的震動,可謂石破天驚!要知道這套制度將徹底改變千年來的人才選拔制度和政治文化傳統,實乃亙古未有之事。





話說中國古代官吏的“九品十八級”分類制主要表現為官與吏之間的等級分類,所有的行政管理人員被分成了“官”與“吏”兩大等級。自唐代以後,文武官員都要通過科舉考試,由吏、兵兩部銓選,再由皇帝任命。





而吏則通常是由官員來選任,負責執行具體行政事務;至於三班衙役就更別提了,雖有固定編制和薪水,但在社會階層中屬於賤籍,子女後代想要擺脫階層,實現身份跨越根本不可能。





自明代中期以來,由於科舉考試的八股化以及捐納制度的常態化,導致被選拔出來的官員大多不熟悉具體行政事務,甚至完全將事務交給師爺和具體執行的胥吏。所謂“司員不習公事,奉吏為師”說的就是這個情況。





胥吏既不可能上升為官,且從事的行政事務既多又雜,與其社會地位和薪金待遇大不相稱。不公平的制度必然滋生腐敗,這也造成了地方胥吏長期把持縣鄉事務,大肆中飽私囊,擅作威福的情況。





而在北海鎮頒佈的文官制度裡,文官體系由“十等二十七級”構成,徹底廢除了自秦漢以來形成的官與吏的區別,將軍隊系統外的所有官員統稱為文官。最明顯的就是負責具體行政事務的“吏”也將獲得文官的身份和相應的地位、待遇與法律保障,而且他們還可以通過考試和考核的方式晉升為高等文官。





根據新出臺的《文官考試法》,入關後的文官考試將會每兩年舉行一次,分為高等試、中等試和普通試三種,分別由高等考試委員會和普通考試委員會主持。普通試在各省的州府舉行,中等試在各省首府舉行,高等試在京城舉行。





為防止各省出現洩露考題等舞弊情況,所有試卷均由國家層面的考試委員會統一出題,由軍隊押運試卷,考前五分鐘統一拆封。兩個委員會均於考試之前由皇帝臨時任命,前者為特派,後者為簡派。考試結束後,即予撤銷。





總的來說,傳統的科舉考試已經形成了公開考核、平等競爭、擇優錄取的基本原則,並且有著嚴密的考試程序,所以由科舉考試向文官考試製度的轉型在程序上並不複雜。這其中最關鍵的就是要給舊體制下一千多萬讀書人提供出路,保證政權過渡後的社會穩定。





有鑑於此,新的科舉--也就是考試法對舊式文人和接受新式教育的學生採取了“雙軌制”。





凡是已經在滿清體制下取得“生員”和“舉人”功名的(不含捐納),以及過了20歲還沒通過童生試第三關的,一律參加八股文策論考試。考試錄取後還要接受一年的分班培訓,然後才能分派到各個部門。目前北海鎮的新科舉就是這麼做的,也是為以後試水。





而20歲以下的童生就別抱著四書五經不放了,將來各地縣學都會開辦專業培訓課,然後學個兩三年去參加新式專業考試吧。參加專業培訓首先要選擇自己的從業志向,然後會按照行政、教育、技術、財政稅收、司法、外交進行針對性的學習和考試。





在文官待遇上,每一種專業根據其事務的重要、繁簡與難易程度,設置了相應的任用、級別、俸祿、考核、懲戒等管理法規,各不相同。比如最低一級的行政文官每月的基礎俸祿是72北海元,而技術官最低一級的是88元,司法官則是每月60元。





別看技術官的俸祿高,可錄取難度也大,而且分門別類的設置了許多種;什麼醫療、水利、工程、堪輿測量、化學、地質、採礦、冶金、機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