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隻熊貓 作品

第一百二十六章 人喜值春耕

    “大概得要五百兩千足金。不過沈老闆,這機器就是賣給你們,你們也不會開啊!再說,滿清的皇帝和官兒們能允許這東西出現在大清朝嗎?”

    沈、黃二人一聽這話,立刻就沒了興趣。

    趙新又算了一下耕作效率,對勝海舟說道:“一個時辰大概是64日畝。”

    江戶時代一畝地約合後世的991.7平米,比中國的一畝666.7平米大了將近三分之一。

    “六十多畝!!”勝海舟和一旁的利吉、久藏等人無不瞠目結舌。照這樣算,這機器一天就能耕作近八百日畝出來。

    要知道這時候用一頭強壯的耕牛種地的話,即便全家齊上陣,一天最多也就能開出34畝的土地來,大多數人就是23畝地的樣子。

    趙新在前兩天已經發出了告示,宣佈所有流民家庭,每戶可以分到三十畝的土地。這個數字是他和陳青松經過仔細計算的結果。

    兩人沒有按照另一時空現代農業的最高畝產數據,而是取了一箇中間值五百公斤來計算,那麼三十畝土地一年可產小麥一萬五千公斤;再按照70的出粉率計算就是一萬零五百公斤。平攤到一年,每戶每天的口糧將近六十斤。這個數字已經足夠一家人吃飽了。

    如果播種的是玉米,那糧食產量還會更高。

    同時大型農機設備的引進,將使北海鎮大量的農業人口轉入到工業領域,從事生產香菸、採礦和冶金等工作,也能獲得不少的收入。

    不過至於土地所有權的分配,趙新和陳青松在經過反覆爭論後,最終還是採用的陳青松的意見,一段時期內先施行“集體農莊制度”。即土地所有權歸北海鎮,土地上的收益在扣除了各項設備支出後歸個人。

    除此以外,北海鎮將那些未做分配的土地掌握在自己手裡,按照農業工業化的方式生產家禽牲畜、飼料、青菜等。

    到了這一步的時候,北海鎮就需要建立自己的貨幣體系了。

    “老陳,怎麼樣?這裡就你開過,試試吧?”趙新笑呵呵的對身邊正在翻看操作手冊的陳青松說道。

    “我就是去國外參觀展會時見過,試開的時候還是人家公司的人陪著。讓我再看看手冊。”

    劉勝幾人從駕駛室裡下來,起鬨著說道:“老陳,趕緊著吧,讓我們也見識見識四百多萬的豪拖開起來是個什麼架勢。”

    劉思婷和洪濤說道:“老陳,別磨蹭了。我們那邊還有一堆事兒等著呢,好不容易抽出時間過來看看你念念不忘的豪拖。”

    趙新走上前,抓著扶手兩步就登上了駕駛室內,坐在駕駛位上不容分說的就按下了啟動鍵,14.9升的發動機開始立刻就開始了強勁的轟鳴。

    機器的轟鳴驚醒了數百米外正在草叢泥沼中覓食的白鸛和灰鸛,它們紛紛撲扇著或灰或白的翅膀,飛到天空中翱翔。

    西拉河和沼澤的水塘裡,正在捕食魚蝦的幾十只角鸊鷉piti也紛紛從水中躥起,頂著金栗色的飾羽飛向遠處。

    “別急別急。你們吶……去去,下去。”陳青松一邊說著,一邊走到車前,讓趙新下來。

    陳青松慢慢的將拖拉機開到荒地的東南側的角上,調整好方向;隨即按動按鈕,將整地機的耙齒放落,開始緩緩向前開去。

    “卡拉卡拉”的巨大噪音立刻響徹河谷兩岸,四周圍觀的島國農民看的是瞠目結舌。好多人被機械的發出聲響嚇的不住後退,一屁股跌坐在田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