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月羽心 作品

第71章 吳希澤的想法

    張萬春:“希澤賢侄,你有什麼想法說來聽聽,大家都可以幫著出謀劃策,俗話說一人計短,兩人計長,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嘛。”

    吳希澤:“我也是這個意思,畢竟我之前也沒有做過事,肯定又很多考慮得不周全的地方,還請伯父和張大哥指點。”

    張季賢:喲,這麼快讓老爹就改口叫賢侄了,吳希澤,你有點本事喲。

    先聽聽看你娃有啥子想法,如果不合適,我也不得跟你幹。

    張季賢打定主意先不開口。

    吳希澤頓了頓說道:“伯父和張大哥都知道,我們家生意主要是靠棉紗和繅絲,在東門有一家紡紗作坊和繅絲作坊。”

    張伯賢:“曉得,城裡的紡紗作坊和繅絲作坊都集中在東門那一片,你們家的作坊是最大的,佔了一條街。”

    當然,吳家不僅僅是這兩項,還有不少鋪面,布莊,綢緞莊以及百貨店。

    但這兩項是最大的收益來源———這些年吳家生產的棉紗和生絲質量好,直接賣到省城和重慶,很是緊俏。

    吳希澤:“所以家父當初送我去省城唸書,就是為了讓我多漲見識,多學本事。這次畢業回來,本來我是打算走出去看看的,但是家父身體不太好,而我二哥對經營又一竅不通,所以家父只得讓我挑起擔子,我這段時間跟著家父去作坊去店鋪看了,我沒想到作坊裡還是最原始的操作,紡紗的還是在用紡車人工紡線。這怎麼行呢,怎麼能夠跟上時代呢,在省城,在重慶,別人都用機器了,紡織廠,織布廠,繅絲廠不斷地建起來。”

    當初吳青山送吳希澤去省城讀書,讀的就是省立第一甲種工業學校,學的是染織專業,為的就是讓他學到本事回來好發揚光大家裡的織布和繅絲作坊。

    省立第一甲種工業學校是在辛亥革命後建立起來的第一所省立職業學校。

    在去年正式改名為省立第一職業學校。

    不過大家還是喜歡說我是甲工(甲種工業學校)的。

    省城成都和重慶有機器紡紗織布的工廠不奇怪,畢竟那是大城市和重要的商埠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