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和尚老道 作品

第五百五十七章 這場恩科不一樣八

翌日,下令開封府發放免行錢,三司使查察市易法,司農發放常平倉糧,三衛上報熙河用兵之事,諸路上報人民流散原因,青苗、免役法暫停追索,方田,保甲法一起罷除,共採取了十八條措施。

民間歡呼相賀,神宗又下《責躬詔》,求直言。恰巧,三日後大雨,“遠近霑洽”。輔政大臣入內祝賀,神宗皇帝把鄭俠所進的流民圖及奏疏拿給他們看,同時責備他們的錯誤作法,他們都拜了兩次以謝罪。

百姓就是個夜壺,需要的時候用一下,用完了誰還關心百姓的死活!

舊黨上臺後,也不會放下架子和百姓好好溝通,其實青苗法的本意是好的,只是被下面的地方官吏搞變樣了,而是一刀切,廢除新法!

舊黨不但廢除了新法,而且還開始了打擊報復,你新黨得勢的時候容不得別人說上半句不好,讓我等去呼吸瘴氣,那麼現在事實證明了新法不可取,你等也給我去聞聞瘴氣的味道吧!

黨爭開始了,發展到後來,不問對錯,凡是新黨擁護的,舊黨就反對;凡是舊黨擁護的,新黨就反對!

黨爭將變法淪為了形式,百姓的死活已經無人理會!

趙佶已經是思緒萬千,就在不久前,蔡京已經提議要將以司馬光為首的舊黨列為奸黨,在文德殿門前豎立石碑,列舉他們的罪狀,禁錮其子孫,不能在京城及附近做官。

趙佶想得很多,由和百姓溝通想到了王安石變法,想到了新舊黨爭,想到了趙宋氣數已盡莫不是與這些也有關係?不然仙尊之子為什麼要說天機不可洩露,而在扭轉氣運的這個時候,提出了與百姓溝通這個問題。

只要一想到趙宋氣數已盡,趙佶就不談定了,若非此地人多嘴雜,趙佶說不定就“哥哥救我”了,於是趕緊上前請教。

皇帝又來請教了,顧問顧問,本來就是諮詢、詢問,倒也合適。

張安安先和趙佶講了一下和百姓溝通的重要性,一個家如果沒有人,那麼就不能稱之為家,同樣,一個王朝最重要的是什麼?是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