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和尚老道 作品

第七百一十二章 武林大會三十四

最終,靜塞鐵騎大破鐵林軍等契丹精銳,甚至面對皮室軍、斡魯朵軍、鐵林軍的三路圍攻時,靜塞鐵騎以少擊多,大敗三支契丹精銳鐵騎。以三支精銳、十倍兵力圍攻一支宋軍,在宋遼戰爭史上是第一次,但結果卻是靜塞鐵騎取得大勝,“斬首萬五千,獲馬萬匹”。

不過失去了養馬地的大宋無力補充靜塞軍的戰馬,最終與遼國的鐵林軍、西夏的鐵鷂子、女真的鐵浮屠、蒙古重甲鐵騎並稱於世的五大鐵騎之一的大宋靜塞軍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

沒有了靜塞軍的大宋,在幾年之後簽訂了屈辱的檀淵合約,史稱檀淵之盟。

西夏建國後,其獨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建國背後的深層原因,註定了西夏是能是個以戰養戰的國家,因此西夏人歷代都是非常注重冶鐵技術的。

西夏鍛鐵技術有兩項發明領先於當時的世界:

一是熔鍛淬火技術。把鐵製品燒紅變軟後打造,再突然放到涼水裡降溫,再加熱回火,不斷反覆這樣的過程,可以使鐵鋼化。

二是鼓風技術。古代人鼓風是拿一個皮囊,像現在羊皮筏子的渾脫一樣,整個一個小牛皮或者羊皮完整的脫下來,4個蹄子有孔的地方先紮起來,留住一個孔放在風箱的入口,然後把這個皮囊壓下去,風就鼓進爐膛,但是這個鼓風是間歇性的,壓下皮囊風才能鼓進爐膛,皮囊慢慢蓬起來的時候,則不能鼓風,火就弱了,這樣爐膛就得不到高溫,鐵不會融化。

西夏人的豎式風箱是一種活塞式推拉大風箱,一頭吹進去,一頭拉出來,推拉互用。活塞式風箱一個最大的優點是:不論推拉,均可送風。

豎式風箱的使用,爐膛裡面的火永遠是旺的,可以持續保持高溫。同時它還有木炭石炭的使用。這樣冶鐵的溫度就上去了,這個技術很了不起。是古代冶金史上、鍛鐵史上非常大的一個發展。

正是西夏人強大的冶鐵技術,使得西夏在短短几年間就建立了名震天下的“鐵鷂子”,在歷次戰爭中大放異彩。

而且西夏人鍛造的夏人劍號稱當世第一!

這個當世第一可不是西夏人自己吹的,而是天下公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