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和尚老道 作品

第七百五十三章 掠奪東南十一

在中國的歷史上,有三次衣冠南渡。

永嘉之亂引發的衣冠南渡是第一次。

安史之亂引發的衣冠南渡是第二次。

靖康之難引發的衣冠南渡是第三次。

第一次衣冠南渡成立了東晉,然而立馬陷入了代表了中央勢力的北方貴族與南方地方豪族之間的權力鬥爭。

內耗耗盡了東晉最後的一絲元氣,最終走向了滅亡。

第二次衣冠南渡更是藩鎮割據,草頭王群起。

衣冠南渡其實就是中央勢力遭到了致命打擊,跑到了地方,然後代表了中央勢力的貴族與地方勢力展開了明爭暗鬥,隨之倉促建立的政權也在爭鬥中風雨飄搖,最後崩崩離析,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靖康之難後,領兵在外的康王趙構倖免遇難,輾轉至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在元祐皇后孟氏的指定下登基,改元建炎,建立南宋。

在金軍進逼下,趙構南徙揚州、建康、杭州、越州等地,最終在紹興八年(1138年)正式定都臨安(杭州)。

杭州所在的浙江正是掠奪東南計劃的中心。

方臘起義也才過去短短几年。

俗話說匪過如梳,兵過如篦,官來如剃。意思是匪過來掠奪,就像梳子一樣梳理了一遍把家裡財物都掠走,但是梳子齒與齒之間間隔大,仍有漏過的;篦子齒很細,形容兵丁過來掠奪,是明打明地,時間充裕,細細地搜刮,掠奪得比匪還要恨,不像匪至少還怕官府過來只好匆忙地掠過就走。最後一句更狠,官員過來搜刮,像剃頭一樣寸草不生了!

東南便是這樣的遭遇!

方臘的叛軍先梳一遍,童貫的平叛大軍再篦一趟,就算僥倖逃過一劫的地方勢力最後還得面臨來自權貴們的誣陷-勾結叛匪!

三板斧一過,整個東南的地方勢力被肅清一空,京城的權貴們也粉墨登場開始分食東南的利益。

然而還沒過幾年,靖康之難發生了,從皇帝到百姓,整個東京城被一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