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賞月 作品

第四〇五章 夷播海(五千大章求票!)

    沙俄侵略的速度就取決於其堡壘修建的速度。要不是沙俄也缺少人力,不然沙俄對東方的入侵的速度將會更快。

    早在一百多年前沙俄就開始使用這套戰術,從西西伯利亞一路向南入侵。

    曾經欺負沙俄的遊牧部落現在都已經成為了沙俄的臣民。實在是不得不佩服這個民族的領土擴張的能力。

    與他們的做鄰居也算是華夏的不幸。

    可是,這一世,碰到了董書恆,沙俄人在東方為所欲為的好日子到頭了。

    一師一路打過來,幾乎沒有哪個沙俄的堡壘是主動投降的。

    等到復興軍攻進堡壘之後,堡壘之中基本上已經沒有什麼人了。

    王從志他們的炮彈補給又斷檔了。

    就在兩天前王從志已經派出了一個團去夷播海北邊的巴北碼頭接收補給,可是現在還沒回來,應該是送補給的船隊還沒有到。

    王從志已經儘量節約彈藥了。他清楚物資從東方運到西域要花費多大的功夫。

    有些地勢平坦的堡壘。一師都沒有怎麼使用火炮,而是用上了復興軍以前常用的掘壕前進戰術。

    也就是讓士兵通過挖掘“s”的戰壕,將進攻距離拉近到迫擊炮的射程之內,然後使用迫擊炮先對堡壘的內部進行破壞。

    然後通過在戰壕中對堡壘射擊,掩護進攻的士兵。

    沙俄的堡壘通常都不大,周長一般也就在百米左右。

    所以迫擊炮對他們的殺傷還是很強的。有時候炮彈會引燃堡壘內地的易然物。

    其中一個堡壘就是應為易燃物引燃了堡壘內的軍火庫,結果直接就把那個堡壘給從內部爆破了。

    那次走了狗屎運,一師沒有浪費一兵一卒就拿下了那裡。

    彈藥補給的問題,總後勤部已經感覺到了巨大的壓力,唯一的辦法就是在伊犁建造一座兵工廠,這樣就可以就近生產彈藥。

    要是在滿清時期,這樣的方案肯定會被高層否決。因為這樣的邊疆重鎮如果是有糧又有槍,那麼今後很有可能會成為一一個地方割據勢力。

    董書恆並不擔心這一點。他相信自己設計的制度以及一個蒸蒸日上的華夏,絕對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最後董書恆還是決定在伊犁建造一個彈藥廠以及一個小型的兵工廠。

    彈藥廠很齊整,但是這個兵工廠並不大,主要負責生產槍械的備用件以及對槍械、火炮維修保養。

    八月底,左季高也等到了他的造船廠班底,就跟雲南的永昌造船廠一般,伊犁造船廠也生產標準型炮艇以及蒸汽拖船。

    隨著造船隊伍而來的還有蒸汽機等配件。

    造船用的木材在伊犁就有很多儲備。

    很快左季高就有了一支可以支援前線的運輸船隊。夷播海的周圍成了復興軍在中亞地區的補給基地。

    南面的第十一、十二師,北邊的第一、第十八師都是從這裡獲得補給。

    巴南碼頭和巴北碼頭因為作為物資的臨時中專基地,分別由兩個守備團守衛,同時還配備幾個民兵團,在周圍進行開發建設。

    同時,左季高還將在這裡開發鉀鹽礦,這個新成立的礦業公司將掛在西域都護府的名下,為西域增加了一個財源。

    今天王從志他們攻打的這個堡壘是額爾齊斯河南面的最大的一個堡壘。

    在攻擊這個堡壘的時候,復興軍付出了上百人的傷亡,而城內的沙俄守軍也就只有五百多人而已。

    沙俄軍隊的抵抗非常的激烈,他們會在炮擊的時候先躲進地窖,然後等復興軍殺進去時突然衝出來和復興軍肉搏。

    站在堡壘內的一片廢墟之中,王從志嗅著空氣中的硝煙以及血腥味,看著面前滿是疲憊的士兵。忍不住開口問道:“弟兄們,你們累不累?”

    “不累。”雖然喉嚨都已經沙啞,大家還是努力地喊出來。

    一師的兵都是從蘇北帶出來的老兵,他們都是好樣的。

    自從沙俄入侵伊犁,他們出征之後的幾個月,士兵們基本多沒有停下來過。

    他們先是幹翻了五萬沙俄和哈薩克人聯軍,然後一路北上,沿著乾旱的沙漠地帶徵戰。

    沙漠行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白天的時候士兵要承受烈日的灼燒,晚上卻要忍受寒風的侵襲。

    一路上雖然靠近夷播海,但是水源的補給卻是他們的大難題。

    大部分沙俄堡壘都建在綠洲之上,復興軍有時候要攻下堡壘才能獲得水源。

    “大家再堅持一下,接下來就是額爾齊斯河,打過了額爾齊斯河,我們的任務就算完成了。大家要記住,我們是第一師,是復興軍的精銳陸軍一師,最難打的仗就應該交給我們一師。”

    正當王從志正在給大家打氣的時候,一名傳令兵前來報告:“師長,我們的補給來了。”

    王從志舉起望遠鏡,南邊出現了一支巨大的駝隊。

    ps:到十月下旬了,獨孤君前天升lv3了,感謝大家支持,這本書結束時不知道能否上5。再求一波月票、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