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賞月 作品

第六六〇章 東門港

    “幹嘛要去管他,他們也許就是希望我們停下來攻打炮臺,然後派他們的護衛艦過來用魚雷偷襲我們。你聽著炮聲,很明顯他們在岸上的火炮並不多,我們很快就能離開他們的射程。”

    布萊克到底是一名宿將,隔著大霧緊緊憑藉聲音就能夠準確判斷出炮臺上的火力情況。

    此時炮臺上的炮兵也只能依靠那些岸邊的瞭望手傳訊來判斷敵人艦隊的位置。

    能否擊中還要看運氣。

    不過在聶大華艦隊和岸上炮臺的聯合攻擊下,大嚶帝國海軍右翼的護衛艦線列終於被打開了缺口。

    布萊克也發現了這個問題的,不過他的注意力都被前方的東華艦隊所吸引。

    也許這些東華的後手就是隱藏在岸邊的炮臺。

    現在證明這些炮臺也沒有對大嚶帝國艦隊造成多大的影響。

    “傳令給後隊,再調撥四艘護衛艦過來。”布萊克下令到。

    雖然此時敵人還威脅不到右翼,但是出於謹慎,布萊克還是命令跟在後面的護衛艦補上來。

    布萊克艦隊匯合了格里納達面向大西洋的幾個國家的海軍。艦隊中的艦船數量達到了二十幾艘。

    其中大部分都是一些護衛艦。

    在布萊克的眼中,這些護衛艦都是可以消耗的。

    從鄧傑內斯角進入麥哲倫海峽東段之後。

    海峽基本上是呈現喇叭狀。

    向西一百多海里從南部的火地島伸出了一個半島,北部的大陸架上也伸出了一個半島。

    兩個半島隔海相望,就形成了這個喇叭口的底部。

    東門港就隱藏在北部半島形成的一處小港灣內。

    早在一個月前,就有一支神秘的艦隊到的了這裡。

    “海狼級”魚雷艇的噸位只有兩百多噸。採用雙體結構,左右兩邊各有一具雙聯裝的魚雷發射裝置。中間還有一門30mm速射炮。

    要在兩千多年前波利尼西亞人就利用雙體或者三體結構的獨木舟在太平上的各個島嶼間轉移。

    可見這種結構能夠增加小型船隻的穩定性。

    “海狼級”攻擊敵人幾乎完全靠魚雷。

    它就是一個海上的刺客,為了殺死敵人,完全不顧自己死活。

    海狼級雖然採用了金屬結構,但是為了速度,他的裝甲並不厚實。

    這樣的噸位,也無法安裝多厚的裝甲。

    每艘魚雷艇上的艇員只有三十幾名。

    “海狼級”使用柴油機驅動,操縱起來非常的容易,不需要多少水手。

    三十幾人中有近一半人都是用來操縱、裝填魚雷的船員。

    範子涵是第一批魚雷艇軍官。一年多以前,他和戰友在海軍學院剛剛畢業就被分到了旅順的一個秘密基地。

    在那裡,他第一次見到了魚雷艇。

    當見到那些小傢伙時,他還有些失望。

    此時的海軍心中,軍艦自然是越大越好。

    大艦巨炮才是當世最流行的。

    當他第一次見到這種造型奇怪的小炮艇時,著實是非常的失落。

    竟然比內河炮艇的個頭還小。

    可是當他駕駛著魚雷艇以將近三十節的速度在海上狂飆之時。

    當初所有的失落感都一掃而空。

    這樣的速度,就如同在海上飛一般。

    他明白這些魚雷艇為什麼要用金屬結構了,這麼薄的裝甲又沒有什麼太強的防護力。

    之所以要用金屬結構是因為這麼快的速度,要是木船,豈不是要散架了?

    魚雷艇部隊的成軍很快。

    這種小艇一旦定型,建造的速度非常快。

    範子涵的戰友們帶著自己的隊伍分駐到各個港口。

    範子涵最後一批離開基地。

    他成為了一名魚雷艇大隊的大隊長。

    每個大隊十五艘魚雷艇,共分為三個中隊。

    幾乎每個大隊的大隊長都是跟範子涵一般的年輕人。

    因為他們不需要經驗。

    魚雷艇的作戰方式完全就是一種全新的作戰模式。

    他們只能依託港口在近海作戰。所以不需要遠洋航行的經驗。

    他們的戰術也非常的單一,那就是用自己的速度,貼近敵人,然後將自己艇上的魚雷給發射出去。

    當然發射的角度要參照自己魚雷艇的速度,魚雷的速度,以及敵艦的速度。

    這與計算彈道差不多。

    還有如何躲避敵艦的射擊。

    實際上把這些加在一起,一名魚雷艇指揮官要掌握的東西並不是很多。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