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賞月 作品

第七一五章 普奧和談

    海軍上將邁克爾·西摩爵士是這支大白艦隊的指揮官。

    這位將軍在東方服役了幾十年,對這裡非常的瞭解。

    “報告將軍閣下,我們發現了兩艘復興軍的護衛艦,不過對方跑得太快,我們沒有追上。”一名負責情報的上校軍官彙報道。

    “這些復興軍的鼻子很靈敏啊,看樣子我們的行蹤還是洩露了。傳令給艦隊抓緊時間修整,我們南下去找他們算賬。”

    西摩爵士身材瘦高,面目英俊,是個富有挑戰性的清教徒,高高的鼻子給他的整個面目帶來十足的貴族氣,頭髮和鬍鬚又像是個獵人。

    一雙鷹眼在說話的時候似乎能夠穿透人的心靈。

    “是,將軍。剛才的行動,讓我們發現我們的護衛艦在速度上已經跟復興具的差不多。”

    “這是一個好消息,今後戰艦的速度將是戰鬥力的重要指標。我們的蒸汽機應該已經能夠趕上覆興軍軍海軍蒸汽機的動力輸出。海戰的時候就不會在速度上吃虧了。”

    這隻大白艦隊幾乎是完全按照復興軍海軍的樣子複製出來的。

    但是又要比復興軍海軍的戰艦更大,數量也更多。

    這也是西摩將軍信心的來源。

    隨著大嚶海軍浮出水面,印度洋上決定兩個大國國運的大海戰即將打響。

    然而,此時的歐羅巴,所有人的視線都被普奧之間的兄弟對決所吸引。

    南北德意志之間集結的軍隊已經達到百萬之多。

    為了表現出自己中立的態度,王韜最近半島了巴黎居住。

    雖然,人在巴黎,但是王韜卻無時無刻不在關注著戰場上的局勢。

    此時普奧開戰已經將近兩個月。復興六年,1月25日,普軍按命令向前開進。

    兩路大軍都因為並不知道奧軍的具體位置而摸索前進,指揮又無法協調,因而在翻山越嶺通過山隘時,行動頗為緩慢。

    此時,正在朝西北方向開進的奧軍,如能利用普軍行軍困難之機,扼守山南各個隘口,本來是有把握將普軍各個擊破的。

    遺憾的是,貝奈德克將軍不是高明的戰略家,他白白地坐失了良機,致使普軍順利地通過了山地,進入到山南地區。

    1月26日,進到山南的普軍易北河軍團和第1軍團,在伊塞爾河西側與奧軍阿爾貝耳特將軍率領的2個軍相遇。阿爾貝耳特不敢固守伊塞爾河,未經嚴重戰鬥即撤出該地區,主動朝東南方向退卻。

    易北河軍團抓住良機,乘勝追擊。此時,普軍第2軍團還在翻山越嶺,艱苦推進。

    同一天,貝奈德克率領的奧軍主力,共6個軍28萬餘人,已經到達易北河上游亞羅默希以西地帶。

    他在那裡觀望等待,企圖在普魯士的兩路大軍之間選擇一路,準備集中力量予以打擊。

    次日,奧軍主力一部與普軍的第2軍團相遇,結果被行軍疲乏的普軍打敗。

    貝奈德克得知警戒部隊遭到打擊的消息,命令部隊向西撤退,打算在波希米亞境內集中其全部兵力,然後選擇二者之一進行打擊。

    可是,撤退的後果只能是軍心浮動,體力損耗。其西面此時正好也陷入困境。

    阿爾貝耳特在伊塞爾河失利後,追擊的普軍步步逼進;東線的普軍第2軍團在打敗奧軍警戒部隊後,也步步跟進,咄咄逼人。

    這樣,奧軍頓時喪失了主動權,處在普軍兩路部隊的夾擊之中。

    1月30日,貝奈德克率奧軍主力向東南退卻,以逃避普軍的鉗形攻勢。

    2月1日夜間,奧軍到達易北河的上游河畔,位於凱尼格列茨與薩多瓦之間的高地上。

    貝奈德克眼見形勢危急,決心在2月3日向南渡過易北河,經由帕爾杜比策向南方撤退,爾後再徐圖抵禦之策。

    然而,他還沒有來得及南撤,決定性的薩多瓦會戰便打響了。

    在當時的戰況發展中,普軍也顯得相當混亂。各軍團分別進攻,缺少協同配合,有的已經失去統一指揮,一時竟摸不清奧軍撤退的方向。

    他們大都以為奧軍必定向南撤退,經由帕爾杜比策回守維也納。頂丶ノ亅丶哾網

    而實際上,奧軍因為南翼被堵,只有向東開進。由於普軍統帥部未能及時掌握情況,普軍官兵因連續行軍作戰而疲憊不堪,加上第1、第2兩個軍團以及奧軍一些部隊互相混雜在一起,統帥部也就一時無法進行指揮和調整,以致未能組織有效的戰術追擊,使奧軍避免了全軍覆滅的厄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