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賞月 作品

第七八六章 海外來客

    “年輕人,我們有世界上最廣袤的國土,每一寸土地都需要有人去守護。請到偏遠地區去,如果你是一名士兵,就去守護邊疆的安定,如果你是一名讀書人就去傳播華夏的文化。再燦爛的文明也是一代代讀書之人創造傳播的,從來沒有將自己封閉起來還能夠創造出燦爛文化的民族……”

    很快,一篇充滿激情的文章,在報紙傳播。

    文章的署名是獨孤賞月。

    這種能夠在眾多官方報紙上登上頭版頭條的文章,有心人都能夠猜到是出自誰手。

    不過這確實是掀起了一波到邊疆去的熱潮,尤其是官府隨即出臺了一些列優惠的政策,比如到到偏遠地區去的官編教師能夠優先分配到城市任教。

    沒有編制的教師,去支教之後可以優先安排編制。

    駐守在邊遠苦寒地區的軍人可以拿到雙倍的補貼,而且讀軍校的名額也更多。

    一時之間,到邊疆去成為了復興六年底最火熱的一個話題。

    ……

    塘沽客運碼頭是目前最繁忙的一個客運碼頭之一。

    一位身穿青黑色呢子大衣的,留著花白鬍須的白人老頭,走下一艘從香江駛往塘沽的郵輪。

    《最初進化》

    這是一艘五千噸級的標準郵輪。甲板上的煙囪全都佈局在靠後的位置,是為了給乘客們一個更好的乘坐體驗。

    郵輪分為頭等艙、公務艙和經濟艙,一次能夠載運上千人。

    這種郵輪才有鐵木混合結構,全蒸汽動力,由復興軍自主設計。

    目前已經生產了幾十艘,活躍在太平洋上的各條航線,現在甚至已經開通了到印度洋的航線。

    這種郵輪在戰時還可以被徵用成為運兵船,它的巡航速度可以達到十五節,在速度上超過了大部分的商船,極大地提升了復興軍的投送能力。

    包令在船上的時候,就遠遠見到了這個現代化的碼頭。

    他還記得上一次他來到這裡還是十年前,那時候他準備去見大清國的皇帝陛下,但是並沒有成功。

    那些清國人的官員,一個個愚昧、保守、落後,偏偏又眼高於頂。

    那時候這裡還是一片荒涼的蘆葦灘。商船必須要從大沽口進入海河才能夠找到登陸的地方。

    但是現在,在原本枯黃的蘆葦叢中,一座新的城市已經拔地而起。

    遠遠地就能夠看到一棟棟四五層的樓房,房子的主體是磚石結構,但是房頂卻都是中式的黑瓦凋梁畫棟。

    這彷佛是創造了一種新的建築模式。

    遊歷過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對建築頗有研究的包令一眼就看出了,這種建築模式不是中西方建築模式的拼湊,而是一種創新。

    一種因為建造技術、建造材料進步而帶來的創新。

    登上了碼頭平坦堅實的水泥地,包令重重地跺了跺腳,遠處的迎客區,有人舉著牌子,一個穿著青灰色復興軍文官制服的年輕人舉著牌子站在那裡。

    牌子上寫著的證正是包令的英文名字。

    曾幾何時,他包令在這片土地上也是那種舉足輕重的貴賓,每次都是董書恆親自接待。

    現在竟然落得跟普通的賓客一般。

    包令的身後還跟著兩個南洋僕從,這是他在香江島上僱傭的。這些來自呂宋島上土人,現在在南洋各個大城市給人做傭人,你可以跟他們簽下長期的合同,也可以短期僱傭,按天計費。

    他這樣一位紳士,是不可能自己拖著行禮到處跑的。

    這次到復興軍本土,他是以私人的身份過來訪問。新任首相斯坦利先生專門找的包令,希望他能夠以自己的私人身份找到董書恆,商量停戰的事宜。

    大嚶帝國不想讓這件事情公開。而包令在華生活多年,在那裡有人脈,正好可以通過私人身份找復興軍協商。

    大嚶帝國已經準備好放棄在東方的大部分利益,以換取和平,以及一個喘息的機會。受傷的霸主最需要的就是舔舐傷口的時間。

    郵輪上下來的人很多,很多,而包令只是其中之一。

    這些客人的成分也很雜亂,有歐羅巴各國來的使節,他們來調換任期已滿的使館工作人員。

    更多的都是大華夏圈內部國家的人,只有這些人才能夠進入新京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