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賞月 作品

第四十四章 戰前準備

    王韜的口才了得,一席演講,聲情並茂,感人肺腑。底下的華人很多都激動地流下了眼淚。

    “大人放心,這次我們新加坡華人一定把最優秀的子弟送到董大人身邊。讓董大人帶著他們建功立業。”林家家主林文志帶頭表態道。

    “林老先生,我們董大人說了,以後咱們南洋的商戶可以把商品直接送到江蘇沿岸的海門港、鹽城港以及海州港。過了長江口依次就是這三個港口,糧食、木材、各種礦產,只要送到那裡,找到淮海貿易公司,就會有人負責收購,全部按照市場價格,而且免除大家的關稅。對了,還有橡膠,我們大人說了,以後橡膠會越來越貴,他建議大家儘量增加種植面積,現在大家向江北輸送橡膠的話,我們會溢價收購。”

    眾人一聽都是眼前一亮,這個董大人出手了得,一上來就給大家送了個金飯碗。要知道南洋的華商一直受到洋人的排擠,只能做一些洋人不屑於染指的買賣,自然是又苦,利潤又低。而且華商到廣東貿易,還要受到十三行以及當地官服的盤剝。

    到江北貿易雖然遠了一點點,但是董大人所要的東西基本上都是南洋的特產。木材、稻米都好弄,就是礦產資源,西婆羅洲的蘭芳國也還控制著一些。而且都是國內稀缺的銅礦,橡膠在東南亞這裡基本上都是華人在種。

    “還有,這次我代表大人出訪西歐,會在西歐派遣一批留學生,大人說了留一百個名額給在坐各家,這些留學生以後學成歸國都要安排重要的崗位。”王韜又在天平上加了一個砝碼。

    這次董書恆讓渡出了這麼多的利益,就是要一次性地收服新加坡的華人。因為在整個南洋,新加坡的華人最為團結,也最為愛國。小恩小惠只會讓人慢慢習以為常,不會生出感恩之心,甚至會出現“升米恩,鬥米仇”的狀況。

    宴席持續了很長時間,這是一次董書恆集團同新加坡華人之間的君子約定,沒有任何紙面上的文字留下。從此新加坡華人漸漸進入了董書恆的陣營。

    最後,新加坡華人選出了100名青年隨著王韜一同去西歐留學。另外還有300多名華人青年,會在近期隨同商船一同去江北。新加坡的華人甚至湊了二十萬兩白銀給王韜,作為這些留學生的費用。

    ……

    北京城最近變化很大,最大的變化就是原來滿大街的轎子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前面掛著一個小鈴鐺的黃包車,隨著車伕的奔跑,小鈴鐺有節奏地叮噹作響,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許多大臣會自家買一輛,由家僕每天拉著自己去上朝,速度比以前坐轎子快了幾倍。

    街面上甚至還出現了一些自行車,一些大戶人家的少爺,騎著自行車搖搖晃晃地招搖過市。大戶人家現在洗衣服都是用淮海商行出售的透明皂,洗澡的話有帶著香味的香皂,淮海鹽業的白沙鹽也備受歡迎。

    那些金屬外殼的打火機現在成了給男性送禮的首選。一個金質外殼限量版“淮”牌打火機甚至賣到了上千兩的高價。每一隻打火機都有自己的編號,帶在身上都是身份的象徵。董書恆設計的這款打火機通過洋行,甚至都出口到了歐洲美洲,深受歐洲紳士和美國牛仔的歡迎。

    淮海商行帶來了琳琅滿目的新事物,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物質生活。在北京城這種地方有錢人

    看書喇  很多,新事物,只要不離經叛道,還是很容易被人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