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賞月 作品

第二二六章 寇可來,吾亦可往

    在大豐的軍政府招待所內,董書恆終於閱好了最後一封戰報。

    這一戰消滅了俄國五萬多人馬。在人煙稀少的遠東確實是讓俄國人元氣大傷。

    不過對於擁有百萬陸軍的沙俄帝國來說,這點損失只是毛毛雨。

    要知道這五萬多人裡面正規軍只佔到了一半不到。大部分還是武裝的農奴,這些人連淮海軍的民兵都比不上。

    所以說這一戰並未定乾坤。

    遠東之鹿,死於誰手,到現在還是一個未知數呢!

    如果現在就結束遠東的戰事,那麼對於淮海軍來說並不是一件划算的事情。

    因為除了消滅了幾萬沙俄軍隊,以及得到了幾千俘虜意外。

    淮海軍現在並沒有什麼到手的好處。

    而這場戰爭到現在已經花去了董書恆幾百萬兩。雖然其中有好多都算是在遠東的長期投資。

    但是淮海軍會去做虧本的買賣嗎?一個商人會因為長遠的利益,忍受一時的虧損,但是這只是為了將來獲得更大的利益。

    如何才能夠將這一仗花出去的在賺回來呢?

    自然是要從對手那裡得來。

    據董書恆所知,黑龍江流域那可是一個巨大的寶庫。自然是放在自己手中比較好。

    什麼?你說清廷會干預?

    京城的情報已經傳到了董書恆手中。黑龍江流域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淮海軍這邊自然要關注著清廷的反應。

    可是清廷都做了些什麼?

    沙俄入侵黑龍江的消息傳到了京城,京城的大佬們全都一致主張全面後撤。

    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戰略收縮。命令已經下達到黑龍江將軍的手中。黑龍江南岸的軍屯、村寨都要往南遷移到松花江流域。

    反正這裡就這麼點人,遷移了之後再重新分配土地就好了。

    北岸的那些人,清廷是不管的,在他們眼中,那些人只算是野人。

    至於黑龍江官員上報有淮海公司的人也在黑龍江流域活動。

    這個並沒有引起清廷太大的重視,每年都有人不顧朝廷的禁令跑到黑龍江兩岸做生意,賣些生活物資,收一些山貨。

    不光是淮海公司還有其他的商人也會去黑龍江那邊做生意。

    要說是董書恆想跑到那裡去造反,滿朝的文武都是不相信的。

    要知道大名鼎鼎的發配重地寧古塔都在還在吉林靠南的位置呢。

    黑龍江流域,尤其是黑龍江北岸以及下游的區域,在朝廷看來只不過是野人居住的地區。

    就連流放發配罪犯,都不會放到那麼遠的距離。

    要是淮海軍真跑到了那裡,那麼朝廷的人一定會拍手稱快。

    要是董書恆願意讓出兩江之地,去到黑龍江下游,咸豐帝說不定會封他一個渤海王。

    給他一片沒用的土地,讓他去跟那些俄國人死磕難道不香嗎?

    不是董叔恆看不起滿清這幫子人,他們的認識也就能夠達到這種程度了。

    不然也不會在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時候被俄國人不廢一槍一彈就劃去上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汝棄之如敝履,吾視之如珍寶!

    老祖宗留在的土地,哪怕是一塊寸草不生的沙漠,哪怕是孤懸海外的一塊礁盤,哪怕是終年冰月的雪域,那也是瑰寶一般的存在。

    想到這裡,董書恆在回覆的電報上寫上:“寇可來,吾亦可  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