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賞月 作品

第五八九章 鑫華電器公司

    董書恆也在猜測齊彬準備怎麼做。

    他手中的情報是文衍源那邊傳過來的。

    文衍源的應對就是將橫須賀的陸戰隊以護僑的名義調到了江戶邊上。

    實際上就是要確保江戶的安全。

    只是現在家定病重,如果沒有了幕府將軍,江戶還有那麼重要嗎?

    文衍源請求國內派遣醫療專家過去,可能是他覺得應該保住家定的命。

    幕府的情況現在還沒有那麼危機。本州島上大部分還是親藩和譜代大名,這些人對倒幕軍的那一套說辭並不感冒。

    畢竟這幾年,這些人都被喂的很肥。雖然大部分都是貪婪昏庸無能之輩。但是好在他們應該明白站在誰那邊。

    文衍源的報告中似乎也對幕府新軍的出征並不抱太大的希望。

    文衍源的應對並不妥,這會讓幕府覺得復興軍會全力保他們,這怎麼激發他們的積極性。

    本來就是幕府自己事情,他們自己不全力應對,指望別人怎麼行?

    幕府這幾年賺了這麼多錢,是時候吐出來了。

    “文衍源太沉不住氣了!”高郵的臨時行在內,董書恆有些不悅。

    “也許文公使是擔心局勢不可收拾吧。這幕府的表現也太差了,一下子就丟掉了十幾個藩屬國。”一旁的魏玉祥說道。

    “玉祥,不需要幫他圓場,文衍源怕是被幕府的溫柔鄉給弄的不清醒了。我們並非一定要死保幕府,這樣只會讓那些幕府的人覺得我們非救他們不可。我們要掌控倭國也不一定非要用幕府。我看還是齊彬沉的住氣。”

    這時候沒有傳來齊彬的消息,說明他還蟄伏在什麼地方,等待時機。

    “明天,我們繼續南下,先到江寧,然後順江而上。”董書恆吩咐道。

    這次到高郵,董書恆發現這裡的工廠區規模進一步擴大了。

    這種實地考察比那些數據更加的直觀。

    工廠發展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勞動力的集聚,形成了新的市民群體。城市的擴張速度在短短時間內就超過了歷史上的任何時候。

    高郵已經完全看不出原來的樣子,到處都是雙層排房的社區。

    這些社區很多冠以工廠的名字,比如某某紡織廠宿舍區。看書喇

    但是實際上這些工人的生活並不比鄉下的農民好多少。至少住的一般,每家基本上就兩間排房。

    有孩子的就更加擁擠了。兩間屋子都要改成臥室,夫妻倆總要有一個單獨的空間,不然想繼續造人怎麼辦?

    廚房要用公共的,廁所也是公用的。

    好的地方,比如滬上,會建一些好的福利房。

    但是高郵這種全是勞動力密集型的工業區,建房子根本就跟不上分房。

    現在,隨著農村地區的發展,很多人已經不願意再進城務工。

    復興軍內部經濟情況在改善,勞動力的成本肯定會越來越高。

    因為復興軍的海外移民政策,讓國內的窮人有了一個兜底的選擇。

    而隨著這越來越多的人因為移民而變得富裕。

    國內工廠的薪資如果太低,那麼這些人為什麼不選擇移民呢。

    去了南洋、遠東或者美洲,就能夠獲得幾百畝不等的土地。

    有了這些土地,只要自己足夠勤奮就吃穿不愁。

    因為這麼廣大的土地,哪怕是收成不好也不會餓著肚子。

    而且好多國人都是有著土地情節,能夠擁有一塊可以傳家的土地,是很多人的夢想。

    在工廠做工,說白了還是幫人家幹活,就像是以前的長工一般。說實話,工人的地位現在並不高。

    除了每個月能夠拿到固定的工資,更容易攢到錢外,最後能夠撈得著什麼呢?

    這次董書恆到了高郵,再次找原本支持自己的一幫子揚州商人座談。這些人囊括了江浙地區的主要財閥。

    每次南下,董書恆都會開這樣的座談會。

    這幫子商人也都是老熟人,大家也能夠放開暢所欲言。

    這次座談會,商人就提出了移民政策對工廠發展帶來的影響。

    因為移民政策提高了工廠的用工成本。

    有些商人提出是否可以招募朝鮮和倭國勞工。

    因為那些人用工成本低。

    董書恆也可以理解這些人,他們並非只是爭取更多的利益。

    工業生產必然要依賴出口,華夏內部的市場現在並不是很成熟。

    要跟那些洋人競爭,只能在用工成本上下功夫。

    畢竟老百姓們還在為解決溫飽而努力,沒有那麼多的錢拿來消費工業品。

    國外的市場還是很重要的。

    董書恆明白必須要在國內製造出一批中等收入的人群。

    這個群體才是促進社會發展進步的主要動力。

    這個群體原本應該從工人和自耕農以及官府的工作人員中產生。

    所以董書恆在財政改善了之後,就給手下的官員逐步的提升待遇。

    他沒有一次性地提升待遇,而是制訂了一個漲薪計劃,按照每年百分之十的比例  給手下官員漲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