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山月 作品

第120章 大爭之年

    ……

    ————————

    其實也不怪徐文良癔症,市裡現在反對的聲音還是有的,而農業試點已經發下來快一年了,可是尚北依舊沒有作出任何成績,這讓徐文良也很焦急。

    好不容易有了在大城市建立超市,發展快遞業的思路,可又被錢卡住了脖子,徐文良做為當家人,你說他能不著急嗎?

    而且,說起來也挺特別的,都趕在一塊兒了。

    當下這個關口,不但對徐文良是一個挑戰,其實對徐文良身邊的很多人都是一個關卡。

    首先,尚北最大的民營企業蓮花集團旗下的藥廠,經過一年的準備和重建,八月初將正式投產。

    齊磊那三個爹幾乎傾家蕩產搞起來的廠子,終於要見人了。

    而章南這邊,借這一屆高考成績取得了突破,合併實驗中學,開啟教育新模式的嘗試,今年其實也尤為關鍵。

    到底是曇花一現,還是想法創新,大有可為,今年可不光是畢業生的問題,其它學年也要取得一些成績,才能把腰桿子徹底直起來。

    而徐文良之所以百分之百的支持章南改革二中,並不是因為夫妻之間的關係,而是章南算的是教育賬,而徐文良算的是經濟賬。

    尚北要是出一個全省聞名的中學,那不用想也知道,哈市七區十二縣的初中畢業生肯定會蜂擁而至。

    弄不好,省內其它城市的學生也會慕名而來。

    徐文良都想好了,今年二中如果還是成績爆炸,那拼了老命,不管是給程建國施壓,還是從財政的牙縫裡往出擠鋼鏰兒直接撥款,他也得給二中建幾棟教學樓,再招一批老師。

    目前,二中的規模是八千人,徐文良起碼要給它翻一倍。

    不得弄個兩萬多人的超級中學?

    到時候,除了本地學生,外地的你也給我可勁兒的招。

    那都是錢啊,都是商機!

    高三陪讀的,學生消費等等,不容小覷啊!

    而且,如果二中成功了,徐文良打算把一中也打造成優質的初中。

    嘖嘖,要是真成了……畫面太美,徐文良都不敢想。

    總之,1999年,世紀之交,對於小小的尚北城來說,也是尤為關鍵的一年。

    徐文良有種感覺,把這一年挺過去,想幹的那幾件事幹成了,那也許尚北持續疲軟,連年退步的勢頭就能止得住。

    尚北也將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一個發展的時代。

    而對於章南來說,又何嘗不是呢?

    二中今年挺住了,再次出了成績,那就算徹底打響了名聲。反之,就依舊是個小地方的小中學,沒人會多看一眼。

    對於唐成剛、齊國君和吳連山也是一樣,如果藥廠活了,他們就活了,前途無量。

    要是藥廠開工還是死氣沉沉,那三個爹就可以考慮回家“啃小”了。

    在這個不尋常的年份,不尋常的夏天,機遇和挑戰,便是時代的主旋律。

    齊磊、南老、小馬哥、三個爹、丈母孃,還有老丈人,似乎每一個人都在抓緊機遇,迎接著挑戰。

    無論困難有多大,誰也不甘心做一個被時代馴服的盲從者,而是要直面巨浪,爭當弄潮兒。

    而這其中,壓力最大的其實還是章南.。

    全省排名十一,這個名次有點尷尬。

    按說,已經相當不錯了,一所縣級市中學,力壓哈市和省內其它一些地級市的中學,很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