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山月 作品

第41章 這又是什麼騷操作?

    “原來是這麼回事。”

    笑道:“如果我聽到的消息沒錯,貴集團在組建的【德盛高華】其它那幾家股東,也是與德盛有2.68億美元的債務吧?”

    只見文經理低頭淡笑:“小齊總不愧是商業奇才,看的通透啊!”

    “沒錯。”也不隱瞞,“這就是德盛的另一個附加條件。這2.68億美元,三石公司必須注資到【德盛高華】,成為聯合股東。”

    “而當貴國放開外資金融政策之後,德盛有權將這部分股權,做為2.68億借款的還款抵償。”

    這才是德盛的真正目的。

    也是隻佔30%股份,卻能控制【德盛高華】的根源所在。

    算上三石公司,德盛高華一共有6家股東。

    如果你看到這六家股東的名單,就會馬上明白很多事情。

    最大的股東,不是德盛,而是【暢想控股】。

    沒錯,這裡面有柳紀向的參與。

    第二大股東,才是德盛。

    後面還有【志華投資】,這就是前幾年找德盛要合資,但是德盛沒興趣的那個。

    然後是,【林遠農業】,國內的一家大型糧農企業,總經理是——董戰林。

    【興舟投資】,一家香企證卷公司。

    最後是【三石公司】。

    首先,為什麼暢想是最大股東?如果加上三石,重新分配股權的情況,暢想預計依舊可以達到30%的佔比。

    那是因為,德盛要扯虎皮拉大旗。

    在這個年代,對外資金融機構還是很敏感的,也很警惕。

    所以,德盛需要一個擋在前面的大旗。

    德盛想中國市場想瘋了,可是奈何管制太嚴,不可能讓你一個外資金融機構來呼風喚雨,只能拉上暢想。

    畢竟暢想是最大股東,誰來查,都可以把暢想推到臺前。

    “你看老闆是暢想,中科院國資,我德盛只是提供國際專業的金融經驗。”

    而暢想之所以和德盛一起,也是賺個好名聲。

    這可是國內第一家合資的金融機構,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柳紀向需要這個第一的名頭,不然改革先鋒的美譽哪來的?

    其次,文經理為什麼非要自己出錢讓三石入這個股呢?

    因為除了暢想控股,其它的四家股東——志華、林遠、興舟、三石,入股的資金都是2.68億美元。

    而且,這幾家恰好都和德盛有2.68億的債務關係,恰好借貸方式就是:有選擇權借款!

    也就是說,德盛有權力選擇四家公司用資金還款,也可以選擇用【德盛高華】的股權來償還借款。

    現在明白了吧?

    除了【暢想】這張虎皮,剩下的股東都在德盛的控制之下。

    德盛既可以借暢想的名頭介入國內金融市場,又可以掌握【德盛高華】的實際控制權。

    而等到政策一放寬,沒有了30%的限制,德盛又能馬上通過借款協議,收回幾家小股東的股權,真正的掌握【德盛高華】的絕對控制權。

    到那個時候,暢想這張虎皮就沒什麼實際用處了,可以靠邊站了。

    而在後世,齊磊的那個時空,正是金融政策放寬之後,德盛進行的以上操作,瞬間領先其它華爾街同行。

    這頭兇殘的華爾街之狼,也是直到這個時候才露出了獠牙。

    當時,它是唯一在內地擁有綜合金融牌照的外資企業,馬上開啟了瘋狂收割a股,多線出擊農業、房地產,全面收割中國市場的獵富之路。

    這期間,由於德盛在世界範圍的影響力,對期貨及金融市場的操縱能力,它還有著其它困內金融企業所不具備的能力。

    那就是,可以借力國際期貨市場,反過來影響國內的金融市場。

    舉個例子,德盛曾經盯上雙h集團的股票,先是在股市做空,使得雙h股價大跌,藉機大量買入。

    然後,反過來去國際期貨市場哄抬飼料價格

    雙h的主業就是豬肉,國際飼料價格大漲,使得豬肉價格連帶瘋漲,雙h股價自然也跟著瘋漲。

    最後在金融危機前夜,德盛套現離場,留下一地雞毛。

    像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西部礦業、中航油、中國遠洋、深南電、南方航空、東方航空、國航、太子奶業等等等等,全部有德盛的影子。

    德盛在中國近十年的佈局和隱藏,最後終於得到了回報。

    而【德盛高華】就是它們最重要的一粒棋子,亦可以說是一切的根源。

    至於為什麼要拉上齊磊?那是另外一個故事,馬上要揭曉的一個大生意。

    ……

    齊磊聽到文經理開出的條件,眉頭再緊,“你把我和暢想,和董戰林扔到一起,這不找打架嗎?”

    文經理當然知道這三家不和,不過,為了更大的利益,他必須拉上齊磊。

    沉吟片刻,“總有辦法解決嘛!”

    齊磊又想了半天,“可以!”

    “但是,我不以三石公司入股!”

    文經理,“那以什麼方式?”

    齊磊,“我會註冊一家新公司,參與到德盛高華,可以嗎?”

    文經理皺眉,這就心眼兒有點多了吧?

    道,“法人是你?”

    齊磊,“不是!”

    文經理,“小齊總,這就沒必要了吧?”

    你不是法人,你當我傻啊?

    齊磊,“別急啊!我又不是在這摘乾淨自己?真的就是不想和那兩家摻合!”

    “這樣,我把未來的電腦業務放在新公司,能放心了嗎?”

    文經理一聽,“這就沒問題了。”

    卻是齊磊呲牙一笑,“那你的條件講完了?”

    文經理想了想,“還有一個事兒,未來我們與暢想會在海外有一些業務,到時小齊總要是感興趣,也可以參與進來。”

    齊磊皺眉,心中卻是激盪,來了!

    嘴上道:“什麼業務?”

    文經理笑了,“到時你就知道了。”

    齊磊表面點頭,心裡卻是暗道,“你不說我也知道!”

    又暗自把兩人的對話仔仔細細的過了一遍,心說,差不多了,進正題吧!

    齊磊,“文經理的條件都說完了?”

    文經理點頭,“怎麼?小齊總還有別的需求?儘管提!”

    齊磊挑眉,“我還真有!不然我找你幹什麼?你真當我沒地方找錢啊?”

    文經理:“???”

    突然發現,好像不是他想的那麼簡單。

    “什麼條件?小齊總說說看。”

    卻見齊磊呲牙,獠牙盡現。

    “我要德盛操盤,幫我拿下香港暢想的大多數股。”

    我噗!!!

    文經理一口老血,去你大爺的!原來在這兒等著我呢?

    轉念一想,也對啊!140萬的訂單,齊磊要是不鳩佔鵲巢,他短時間內有錢也建不起來廠子啊!

    所以,齊磊從一開始就不是想借錢建廠,而是暢想!!

    即便文經理知道,齊磊拿到香港暢想,也只是拿了一空殼。

    可這足夠了!

    也比自己建廠方便得多,而且快速得多,能馬上解決140萬設備的問題。

    愣愣地看著齊磊,“小齊總....好算計啊!”

    哭笑不得,“你....你怎麼會想到找我來辦這件事?你不怕……”

    沒等他說完,齊磊打斷道:“文經理好好想想,這事兒德盛肯定不虧!”

    文經理:“……”

    就在文經理愕然的同時,賈馬爾卻是另一番心意。

    他沒有文經理和齊磊那麼多不愉快的交集,他馬上就意識到這筆交易德盛確實不虧。

    什麼暢想?什麼柳紀向?

    140萬的訂單一丟,暢想還不一定是什麼樣呢!這個時候講交情那就是蠢。

    不由提醒文經理,“文,我覺得確實值得考慮。”

    文經理:“……”

    好吧!他冷靜下來之後判斷,確實不虧!

    思考甚久,文經理突然問了一句,“小齊總,如果你能拿到暢想的工廠,只是想解決內部訂單?”

    卻是齊磊輕蔑一笑,“文經理太小看我了吧?”

    “我當然想把它做大,做強!不但要讓柳紀向低頭,不但要稱霸國內,有機會,我還要去搶佔國外市場!”

    “哦!?”文經理一聽他有心進軍海外,登時來的了精神。

    不著痕跡道:“國外市場,很難打通啊!”

    齊磊扁嘴,做為難狀:“確實難啊!可難也得想辦法啊!”

    “實在不行,在海外建廠!”

    不等文經理說話,賈馬爾沒忍住搶白道,“倒不用那麼麻煩。”

    齊磊一滯,看向賈馬爾,“怎麼講?”

    賈馬爾笑了,“小齊總覺得,ibm這個品牌怎麼樣?”

    齊磊登時驚訝,“那是你們美國人的圖騰啊!怎麼了?突然提起ibm做什麼?”

    賈馬爾,“有興趣嗎?”

    齊磊都傻了,“你....你啥意思?”

    賈馬爾不再多說,卻是文經理接過話頭,“這都是後話,等小齊總拿下香港暢想的電腦工廠,咱們再聊!”

    “德盛也許可以給小齊總這樣一個機會!”

    齊磊,“……”

    現在一切都明瞭了。

    德盛之所以要接齊磊進【德盛高華】,其實就是看中了齊磊140萬臺的訂單。

    有了這個訂單,齊磊的組裝工廠一建起來,馬上就是國內第二,甚至第一,他就有了出海收購的資格。

    而在齊磊原本的那個時空,這個位置是“長城電腦”的。

    當然,文經理的預期中,三石也只不過是一個競爭對手,一個擁有入局資格的小角色。

    但是,現在齊磊說他要搞暢想,那可就不一樣了,一下就躍升為莊家,是獵場中最肥的一頭羊。

    那麼比40億貸款更大的生意,到底是什麼呢?

    是ibm的pc業務!!

    這才是德盛真正的目標。

    ——————

    在德盛有一句名言:“貪婪是一種長期投資。”

    所以,德盛的企業文化就是很少看重眼前的短期小利,而是放長線釣大魚。

    40億rmb的貸款對德盛這種國際金融巨頭來說,沒有多大的吸引力。

    可是,拿到40億貸款的齊磊,卻絕對是一塊巨大無比的肥肉。

    這才是文經理要齊磊入股【德盛高華】的原因,也是他答應幫齊磊拿到香港暢想控制權的原因。

    他在等齊磊掉進更大的坑裡。

    前世的這個坑,是給暢想挖的。

    事情的源頭要從ibm的pc業務日薄西山開始說起。

    從九十時代未來開,在美國人心中如圖騰一般的ibm,在pc電腦業務方面就一年不如一年了。

    沒辦法,後來居上的小弟戴爾各種騷操作,搞的ibm市場大面積流失,年年虧損,年年好幾個億美元打水飄。

    ibm當然也想過自救,想了很多辦法,也請教了不少金融巨頭出謀劃策。

    可是最後的結論都是:“癌症了!放棄吧!”

    不得己之下,ibm才決定出售pc業務。

    至於怎麼出售,這個諮詢和操作的任務就落到了德盛頭上。

    然後,一場華爾街之狼的經典狩獵就開始了。

    本來呢,bm是想把pc業務賣給倭國東芝的,這是ibm最佳選項。

    東芝當時也樂壞了,太想要ibm的pc業務了。

    然而,東芝身邊也有一個金融智囊,還特麼是德盛!

    你要放正常人眼裡,那這事兒不就成了唄!

    天時、地利、人和。

    郎情妾意,還都找了一個媒婆,想吹都難啊!

    兩邊都用德盛,兩邊還都有買賣的意願,可是....要是這麼就成了,那也太小看資本的貪婪了。

    對於兩方的曖昧,德盛有著不同的想法。

    這事兒不能讓它成!成了你們兩家高興了,我卻一點好處都沒有啊!得利益最大化啊!

    這麼大的併購案,可是不常有的,再不吃頓飽的,對不起華爾街之狼的稱號。

    於是,德盛開始了騷操作,給東芝吹枕邊風,“你可不能收購ibm,那就是個巨坑,誰也救不了!要是有價值的話,ibm會出售嗎?”

    東芝一聽真信了,那我還是別花這個冤枉錢了。

    第一次和ibm正式會談,就堅決的表明了不想收購的意願,而且十分堅決。

    這事就黃了!

    那不賣給東芝,賣給誰呢?賣給誰可以讓德盛拿到更多的好處呢?

    當然是剛剛在國際上有點斬獲,一心想出國的柳紀向嘍!

    可是問題又來了,賣給暢想能掙錢,可是操作起來卻非常有難度。

    第一,暢想畢竟還是國資,不那麼好忽悠。

    第二,德盛在中國的影響力還不夠大。

    第三,這個年代,對外來資本出海收購,國內的企業還是很謹慎的,國家也很謹慎。

    對國外資本也是抱有敵意的。

    是的,你沒聽錯,阻力不是來自米國,而是來自中國。

    所以操作上,難度非常大。

    這也是為什麼ibm從九十年代末就開始出售,一直到04年暢想才完成收購的原因。

    在原本的歷史裡,德盛著實費了不少的力氣,經過一系列縝密的謀劃才達成的目標。

    (這裡就不水了,有興趣上網自己查,很有創意。)

    當然了,在這次收購之中,暢想雖然有資金,可是資金還不充裕。

    這就給了德盛大賺特賺的機會,吃完上家吃下家,中間還得給暢想提供點貸款,金融服務等等。

    可謂是盆滿缽滿。

    但是,計劃沒有變化快,現在又不一樣了。

    齊磊蹦出來了,他要拿下暢想工廠,還帶著140萬臺的訂單,那要是讓三石公司收購了ibm.....這筆買賣更賺!

    首先,這140萬臺的訂單,從暢想嘴裡扣出來的訂單,股價必然動盪,只這一項就能讓德盛在大賺一筆。

    然後,齊磊入股【德盛高華】,成為德盛的傀儡股東,能進一步稀釋暢想控股的股份。

    等到回收股份的時候,德盛的股權佔比更高。

    再然後,齊磊可不是國資,沒有暢想那麼多阻力。篳趣閣

    而且他有出海的意向,對ibm沒有恐懼。

    這些前提條件會省去很多麻煩,躺著就能把錢掙了。

    最後!也就最重要的一點。

    齊磊比暢想窮得多啊!

    他要是心大想收購ibm,那基本就只能靠貸款,靠德盛提供的金融服務才能實現。

    比柳紀向來收購,掙的還多。

    這一刻,文經理也好,賈馬爾也罷,都不約而同的拋棄了暢想,拋棄了柳紀向。

    就像戴維斯所說,能帶來利益,那就是朋友,毫不相關才是敵人。

    至於齊磊收購香港暢想,對【德盛高華】的股權有沒有影響?

    想多了,暢想控股和香港暢想不是一回事兒。

    齊磊能得到香港暢想,但他沒能力拿下暢想控股,對德盛一點影響都沒有。

    此時,齊磊也在想,德盛成了他狙擊暢想的操盤手,這個局....越來越有意思了。

    只是不知道,萬一我連暢想控股都一窩端了,成了【德盛高華】最大股東,不知道文經理會怎麼想?

    會不會殺人的心都有了?

    ……

    。

    【月票投幣口】

    【推薦票投幣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