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霸唱 作品

巫峽棺山 第三十七章 觀山盜骨

    劉伯溫當時在朝中早已萌生退意,但在修建皇陵之事上,被皇帝逼得脫不開身,想起世上還有這麼一夥“棺山太保”,最是精通陵譜和遁甲之術,就把這件“皇差”推到了他們頭上,他還算留些情面,只把畫卷稱做是“觀山盜骨”,並未名言實際上是“棺山盜墓”。

    封氏專攻奇門異術,行事手段常人難料,而且從骨甲中掌握了許多風水秘術,對鈴木結構和選址都有獨到之處,使洪武皇帝十分滿意,御賜封王禮和他的幾個弟子純金腰牌,從此以後稱為“觀山太保”,留在御前聽用,專職為皇家建造陵墓。

    洪武皇帝出身社會底層,所以對民間風物多有了解,他又問封王禮,即便皇陵得以不遭胡人盜毀,卻未必是萬全無憂了,因為咱們漢人也不是吃素的,聽說自古依賴世上便有“發丘摸金”之事,這些人要是打起大明皇陵的主意來卻又如之奈何?

    封王禮說臣一位民間倒鬥之輩,真有手段能盜發帝陵的並非只有“發丘摸金”,更有“搬山卸嶺”,“搬山道人”擅長生剋制化之術,行蹤隱秘難尋,許多年來都很少與外人相通,但他們所作的只為求取“丹珠”,只要皇陵中不置“金丹珠鼎”之物,搬山道人就絕不會打盜發皇陵的主意,倒是不足為慮,而卸嶺群盜多為“響馬賊”,其輩忽聚忽散,專一的要挖山陵巨冢,最難防範,又常有謀反之意,只有派大隊官員加以剿滅,徹底斬草除根,使這個山頭的香火斷絕才是上策。

    另外還有“發丘摸金”之徒,實為一脈,最為精通風水尋龍之道,摸金之首領為“發丘天官”,此賊攜後漢印符,上鑄“天官賜福,百無禁忌”八字,尋龍倒鬥無所不為,但他們十分看重祖師爺傳下來的行規,沒有“發丘印”和“摸金符”,便不肯做“倒鬥”的勾當,所以想對付他們,應當先毀掉髮丘摸金的“符印”信物,使摸金之術不復存在於世,便可一勞永逸,永絕後患。

    皇上見有這等妙策,當即龍顏喜動,隨後朱元璋就下了旨,歷大明朝,各地嚴查“倒鬥穴陵”之徒,不過“發丘摸金、搬山卸嶺”的蹤跡散佈天下,朝廷拿他們也沒什麼太好的辦法,直到“永樂”年間才找到機會把“發丘印”和七枚“摸金符”毀去,但世上仍是剩了三枚古符下落不明,“卸嶺響馬”也屢剿不止,不過這些舉措還是起到了一些效果,在明代中期,盜墓倒斗的勾當確實一度銷聲匿跡。

    “觀山太保”得朝廷重用,跟隨皇室從南京到北京,始終都在禁中聽差,由於“皇陵”屬於高度機密,故此從不敢對外宣揚,直到“萬曆”年間,“觀山太保”的首領就是地仙封師古了。此人實有通天徹地之能,而且對風水星相之事更為著迷,他見祖上修造大明皇陵之時“百密一疏”,忽略了有對朱元璋的祖墳進行遷址,夜觀天相,看此地龍氣將絕,就上書朝廷遷動祖陵,但當朝皇帝昏庸,國中百事皆疏,並沒有理會封師古的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