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第九十九章,元帥大將齊了




    “劉司令員林司令員沒有來,滄白也沒有來,差了三位,有點遺憾。”彭總說。



    賀老總:“是差了四位。本來應該是兩位葉帥的,葉TING推辭了。”



    總司令:“推辭的可不止一個。主席推辭了大元帥,周副主席劉副主席也表示不要軍銜……”



    “哈哈,你們好像在背後議論我。”“也在議論我。”



    總理、葉TING走進元帥們的休息室。



    “總理,葉軍長,你們其實是不授軍銜的元帥。”



    葉TING大笑,擺擺手說道:“我現在是政府的工作人員,是為諸位元帥服務的,當好你們的後勤嘛。”



    ……



    元帥授銜儀式。



    與大將流程差不多,9位元帥先列好隊,再齊步走到主席臺中央。



    “鄧政委?……鄧元帥?”徐象謙戳戳前面的人,“隊伍動了,該往前走啦。”



    “噢?好,好。”鄧政委今天感覺兩條腿不是自己的一樣,頭也有點暈乎乎的。一邊走,一邊回頭對徐象謙說:“哎呀,什麼元帥嘛,我已經不帶兵了。”



    共和國的元帥登場,臺下的將軍們熱烈鼓掌,鄧政委一眼看過去,一片激動和歡欣,還有許多老戰友老部下,他都能認出來。鄧政委還看見在會堂最後兩排,可能是列席的秘書或者書記員,那個唐華在那裡不但鼓掌,還齜牙咧嘴地笑著。



    ……



    主席上臺,在授銜之前,先與總司令握手,這一握就足握了半分鐘。



    當之無愧的元帥之首,人民軍隊永遠的總司令。



    第二到第六位元帥,彭、林、劉、賀、陳。兩位因病未參加。



    第二到第六基本上是幾大野戰軍的司令員(賀老總是西北軍區司令員)。



    野戰軍司令員之後是野戰軍政委,因為彭老總和陳老總是司令員兼政委,所以有兩位:第七位,羅政委,第八位,鄧政委。



    1954年的國防委員會副主席17個,黨內13位,黨外4位。黨外的4位副主席是不授銜的,黨內的13位副主席也要有一位不評銜才顯得公平。鄧政委表示要不那我就不評銜了,但是葉TING動作比鄧政委更快……



    “臺灣戰役你是總指揮,雖然不是作戰,算是籌備和後勤協調的總指揮,可是工作完成得也很好嘛。”主席說,“實事求是地講,臺灣戰役的後勤工作,比某個人為抗美援朝做的後勤工作更勝一籌。”



    “不不不,我只是做了一些日常工作。工作完成得還可以,是因為有計算機後勤管理系統的幫忙……”



    劉副主席:“不用推辭了,我們一致認為你在這方面是專業的。”



    第九位,徐象謙。



    戰鬥力經常被低估的元帥,在華北帶著缺糧缺彈的幾萬人,把號稱有“半個兵工體系”的山西土皇帝閻錫山打得沒脾氣。



    第十位,粟峪。



    和林三虎的作戰風格迥然不同,粟元帥是動不動就show hand的博弈大師。但國軍偏就怕這一套,每次粟峪擺出全梭的架勢,國軍一般就膽顫認慫了,不認慫想硬懟的,又懟不過。



    第十一位,聶榮榛。1948年之後是華北軍區司令員,現在主持總參謀部工作。



    第十二位,葉劍瑛(未到場)。



    葉帥建國之前的經歷就不用說了,太逆天。現在是武裝力量監察部部長、訓練總監部代部長,主持全軍的軍事訓練工作。



    正因為如此,遼東半島的三軍聯合演習,必須由他來主持籌備工作,並在演習中擔任導演部部長。



    此時的葉帥在遼寧遼陽,預定的聯合演習導演/指揮部。前幾天送來的元帥禮服,葉帥看了兩眼之後就放到了衣櫃裡,繼續忙他的工作。



    在指揮部,參謀和警衛戰士們進進出出,搬運和安裝各種參謀指揮工具、通信器材、計算機。如果其他軍事大國的參謀部過來瞅一眼,就會感到困惑不解:無論是指揮部的設備還是總體佈置,和“正常”的指揮部差別太大了。



    而葉帥,此刻手捧一本小手冊,看看指揮部,一會兒再看看手裡的小手冊:



    《“西柏坡”-II自動化指揮系統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