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第六十九章,中華神盾




    高等電子技術實驗室的研究人員:……



    “這方面我可以告訴大家,在北京,第三代光刻生產線出來的ADC和DSP芯片,在多芯片協作的情況下,可以湊合達到這個標準。”唐華說,“但是,我還是希望未來能有單塊處理芯片就能完成這些工作。”



    “如果你們做到的單塊芯片完成數據處理工作,那我就把畫面要



    求從720提高到1280,再提高到1920,再提高到……3840。”



    ……



    東海。



    5月底,“江蘇”號進行第5次試航。



    前4次試航對動力系統進行了全套測試,都順利通過了。



    “江蘇”號的蒸汽輪機系統就是56型和58型上的那一套,用在了萬噸巡洋艦身上而已。兩根推進軸是比驅逐艦長了一截,好在萬噸水壓機和激光校準系統不是吃素的,運轉起來很順暢。



    第五次試航,就要開始測試艦上的其他設備。



    5月25日傍晚,“江蘇”號在東海航行,下午在東海盤旋的P-2巡邏機返航,參加試航的艦員就動手把艦橋上的彩條布拆了下來。



    5月26日凌晨,艦載相控陣雷達首次運行的時候,“江蘇”號上倒沒有什麼特別的反應——全艦電磁設備的使用頻段做過總協調;但旁邊護航的獵潛艇和護衛艦,導航雷達就受到了不小的干擾。



    在“江蘇”號上的作戰&情報中心(CIC),相控陣雷達的掃描數據傳送到了3臺顯示器上,圓形的探測區域,代表雷達波掃描位置的還是一條從屏幕中間拉出的亮線,只是這條亮線的旋轉速度特別快……2秒就能轉360度。



    也就是2秒鐘,雷達就更新一次500公里半徑內的空域信息。因為掃描位置線的旋轉速度太快了,為防止晃花眼,這條線的亮度比其他雷達的要低一些。



    “在上‘江蘇’號之前,你們有誰在307雷達的操作室工作過?”



    首任艦長馬俊問雷達操作員,其中兩名雷達兵舉起了手。



    馬俊:“307雷達和311雷達其實還是有些相似之處的,你們應該可以很快就上手。等會兒就會有空軍的飛機來配合測試了。”



    天剛矇矇亮,浙江和江蘇的空軍機場,就開始起飛飛機配合“江蘇”號做測試。



    機型主要是兩種:拉-9和伊爾-10,用這兩種快要淘汰的螺旋槳飛機,原因很簡單:省油,省維護費用。



    為什麼要省錢呢?嗯……



    凌晨5點,三個軍用機場一齊出飛機,拉-9和伊爾-10一架接一架地從跑道升空,在空中整隊,然後三個機場的飛機各自飛向東海的指定海域。



    這機群,一共有115架。



    現在知道為啥要用單發螺旋槳飛機了吧,真的可以省很多錢,一不小心幾百噸油就燒掉了。在太湖旁邊,相控陣雷達陸基測試樣機就請空軍做過類似的試驗,所以空軍對海軍的雷達測試也是怕了。



    ……



    “江蘇”號上。



    時間是清晨6時15分,“江蘇”號的相控陣雷達開機,艦長和政委都在看錶,估算機群到達的時間。



    “雷達發現目標。是空中機群……”



    雷達兵然後就不知道該怎麼說了,因為他側面的顯示屏顯示的信息太多了。



    “空情1 W 距離375 高度4550 速度450”“空情2 W 距離355 高度4550 速度450”



    “空情3……”“空情4……”“空情5……”



    “空情113……”



    圓形主雷達屏幕邊上的圓角矩形顯示器好一陣滾屏,到空情113時到底了。



    馬俊:“怎麼少了兩架?再來。”



    雷達兵按了兩個鍵,雷達再次掃描和刷新參數。這回顯示到空情114。



    馬俊:?



    通信部門長趕緊用電臺聯絡岸上基地。



    “報告艦長,空軍測試機群有一架拉-9化油器工作不正常,出海後不久就提前返航了。”



    這才對嘛。



    ……



    一分鐘過去,空情還是在正常顯示,“江蘇”號的雷達對轟炸機類大型空中目標的探測距離500公里,對小型空中目標的探測距離350~400公里,現在“江蘇”號掌握著東起南朝鮮濟州島、西到江蘇宿遷的一整片空域的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