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第二十六章,千千萬萬個焦裕祿的時代

    【焦裕祿烈士之墓】

    【1922~1966】

    唐華、周璇、小曹、唐漢城、毛新華每人把手裡的花束放在焦裕祿墓前,鞠躬。

    焦裕祿墓坐落在一座山的緩坡,正對著一大片農田,遠處依稀可見滾滾東流的黃河水。

    焦裕祿到蘭考時,這裡全是鹽鹼地,雜草都沒多少生長的,腳踩上去能顯現白花花的鹽鹼晶體。現在這一大片都是綠油油的玉米地,似乎一眼望不到頭。

    焦裕祿墓所在的小山坡,原本也是光禿禿的土山,現在已栽滿樹苗。泡桐樹最高的已有一人高,夏風吹過,枝葉沙沙作響。

    張欽禮:“64、65年,焦書記在鄭州做了兩次化療,每次化療結束,強撐著趕回來。65年回蘭考的時候已經離不開柺杖了,我們都勸他回鄭州繼續休養,或者在縣委待著也行。可他不願意坐著,66年1月還去了南彰、紅廟、谷營,他要親眼看著老百姓過年前家裡的糧食滿不滿。”

    小曹:“焦書記這四年,讓蘭考面貌換新,但我們的工作還沒結束。全縣人不但要吃上飯,還要吃飽飯、過上好日子。”

    唐華:“焦裕祿來蘭考時,蘭考縣經濟排名河南倒數第二,他去世時,蘭考排名中游偏下,……很大的成績。張書記,接下來的蘭考路怎麼走,看你們的了。”

    “焦書記給我們打下了很好的基礎。鹽鹼地治理接近尾聲,每年都新增幾千畝可耕地,植樹防沙最難的那幾個山口啃下來了,木器加工廠投產,五六年之後會有第一批泡桐成材,那時候木器產業的產值就更高了。”

    小曹:“焦裕祿事蹟的長篇通訊馬上就要由新華社全媒體通發了。”

    張欽禮:“唉,我的稿子寫得不好,給你們添麻煩了。”

    “你的第一稿就很好,所有的精神內核都有了,”唐華說,“只是我們寫焦書記的文章,是要流傳五十年,一百年,甚至更長的。我知道欽禮你平時就愛吹個小牛,焦裕祿的事蹟是100分,文章稍微添枝加葉了那麼一點,寫了102分,這不奇怪。可一百年後它就是歷史,要每句話每個字都經得起推敲。”

    “我明白了。”

    唐華:“好了。不用為一篇文字糾結,它只是一個很小很小的問題,甚至都不算問題。審核修改一遍就是了。”

    ……

    去年小曹帶農村工作委員會的工作組來過蘭考,見了焦裕祿一面,唐華最後一次見焦裕祿是在1963年。

    考察蘭考鹹菜廠時,唐華和小曹見到了焦裕祿的大女兒焦守鳳。她在鹹菜廠是工人,最普通的鹹菜搬運工。這是焦裕祿在的時候,囑咐鹹菜廠他女兒就當普通工人,幹累活,不要搞特殊化。

    “水平式包裝機和分切機,很複雜,我操作得不好,其他工友操作得都比我好,我就還是做老本行,搬鹹菜吧。”

    唐華:……

    鹹菜廠去年獲得國家建設投資,拿到了一批食品機械,自動化程度高多了。但1963年到現在,焦守鳳做的一直都是最累的醬菜工/生產線搬運工。

    除了21歲的焦守鳳,焦裕祿還有三個兒子兩個女兒。最大的國慶15歲,最小的保鋼6歲。

    唐華:“小曹,我們把焦書記一家接到北京去吧。”

    “別別,去北京我都不知道能做什麼事,在蘭考種種菜,還能補貼點家用。”徐俊雅說。

    小曹:“那就到開封去吧,也能種菜。等娃成年了,……工作在開封好找一點。”

    ……

    “這是我們木器廠生產的樂器。”

    從浙江請的師傅教得不錯,木器廠現在生產的琵琶、二胡、古箏、吉他都像模像樣的。

    唐華:“這幾年的木料供應少,你們專心練手,磨合機器,樂器這個東西,品質無論怎麼提高都不會虧。開封化工企業投產以後,用邊角木料製作三合板,也是你們木器廠未來的發展方向。”

    唐華看了看,要在這裡買一把吉他。周璇也要買一把琵琶。

    “我們有外地進的木料做的吉他,楓木胡桃木,都比這個好……”

    唐華:“不,就要泡桐的,這才是蘭考的吉他。”

    ……

    “明天就要離開蘭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