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第二十七章,印尼戰爭的總結研究

    河南食品工業/輕工業的報告,這部分沒有太多要嘮叨的地方。

    蘭考的縣域工業,這篇報告唐華寫了很多。

    “縣域工業是縣域經濟的支柱。對於中國的大部分縣,縣域工業本質上是一個農業服務的平臺,即從農業的‘產前’和‘產後’兩個方向提供服務。”

    “為區域農民提供農機、化肥、飼料、種子,這是產前。但農業的產前服務不僅限於此。給農民和農村提供儘量好的醫療服務,以及更好的教育服務,也是農業產前服務的一部分。”

    “產後服務,典型如承接農村的農產品交易、承接農民賣糧之後的貨幣購買力。此外,當我們討論縣域工業的時候,肯定還要包括農產品的初步工業化加工,甚至是深加工。”

    “比如蘭考就實現了對泡桐為主的木器的深加工,他們產出的是樂器而不是半成品板材更不是泡桐原木,這就讓蘭考整個縣城的工業產值及就業人口有了可喜的增長。”

    “在蘭考我看到了農村工作委員會在做的工作是有成效的:鄉村道路交通和物流的建設、優良種子的推廣(依託於前文所說的鄉村道路交通)、推動更豐富的輕工業產品向鄉村落地。其實在未來還可以加上一條:大數據平臺監控農產品產銷,這一方面的構想我會在北戴河會議上詳細說明。@鄧子飛”

    “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縣域經濟當前要解決的是產後——目前化肥、種子等產前服務並不是由單個縣城來生產的,而是有了更大的生產基地;但農產品尤其是農副產品,應該在不出縣的時候就進行初步的加工,否則將會有極大的浪費。”

    ……

    蘭考的縣域工業報告之後,下一篇報告,唐華把姜文父子在照相館的遭遇描述了一遍,問題指出之後,唐華不說太多其他的,主要就是收各人的回覆討論了。

    印尼多國維和行動(印尼戰爭)結束四個多月了,從林三虎到粟峪到蕭晉光,從參與行動的指揮員到只是在旁觀的指揮員,這幾個月想得都很多,寫得都很多。

    甚至從北京一直寫到了北戴河。在沙灘上,唐華看見了粟峪,膝上擱著筆記本,警衛員在旁邊拎著電池,對著大海噼裡啪啦打字。

    “1951年,總參謀部首次用計算機作為輔助工具,當時我和總參的同志還都認為,這是一個快速收發電報的工具。”

    “1955年,西柏坡1.0系統在華北大演習中首次使用,1959年西藏平叛和對印自衛反擊戰我們使用的是西柏坡2.3。1966年的多國維和行動,系統升級為西柏坡4.0。也正是從西柏坡4.0開始,自動化指揮系統從量變的累積轉換為了質變。”

    “基於西柏坡4.0系統而構建的聯合作戰指揮中心,在維和行動中使用了除核打擊、核反擊模塊外的一切功能。”

    “這一套指揮系統,首先是消除了陸海空軍種之間的指揮隔閡,指揮中心發出的軍令不再需要軍種簽字確認和中轉,甚至也不需要軍區、軍、師或者艦隊、支隊的輾轉,軍令即時傳遞至一線的作戰單元。”

    “不但軍令可以即時傳遞,一線的作戰單元還隨時可以與指揮中心進行直接通信,最高指揮員可以瞭解極其詳細的戰場一線動態。”

    “指揮、控制、通信、偵察、情報、監視,作戰指揮中心的六大功能模塊,在維和行動中完全顯示出來了各自的功用。”

    “新的作戰指揮體系,對偵察手段的革新也是非常徹底的。10年前,誰也不會想到我們能有照相偵察衛星,能將地球任意角落的最新空中照片傳遞到指揮中心,供參謀和指揮員參考。更不會想到,無人偵察機可以長時間潛入敵國領空,用攝像頭拍下比偵察衛星還要清晰的影響,也即刻傳回指揮中心。”

    “總參謀部的所有作業流程、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都要在新技術條件下做出改變,以適應新的作戰樣式。”

    “應該慶幸的是,這一套作戰指揮系統、通信系統、信息獲取體系,目前只有中國獨家擁有,這是我們對帝國主義國家在軍事上的巨大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