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第四十章,報告指揮中心,神舟五號飛行正常

    2月26日,太原航天發射中心。

    在載人航天服務中心,航天員董小海、孟森林出發,從發射塔9樓進入吹風室,除塵之後進入神舟-5號飛船,關上艙門。從現在開始,距離火箭發射還有2小時45分鐘。

    長征-3K4F運載火箭是載人航天專用箭,前4次發射全部成功,這是第五次發射。

    由於去年決定載人登月計劃臨時“插隊”,原先的載人航天和空間站計劃隨之做出調整,中國這邊要儘快完成神舟飛船的首次載人發射,以便接下來兩年把更多的科研力量和火箭產能用在長征-15和月球飛船分系統的製造方面。

    去年7月,神州-4號飛船最後一次無人測試飛行。今年2月,神舟-5號上天,比原計劃的1968年提前了。

    送航天員上太空,這件本來應該讓全國人民歡欣鼓舞好一陣子的大事,現在變成了“我要趕時間,馬上把這活兒幹完,接著還有好多工作呢”的日常任務。

    在神舟-5號之前,已經有2名航天員搭乘蘇聯的載人飛船進入太空,其中第二次太空飛行,方國俊還進入了中國發射的蒼穹一號空間站,在裡面呆了8天。神舟-5號是中國人第三次上太空,但乘坐的是中國自己發射的載人飛船,所以意義還是很重大的。

    這標誌著中國掌握了全套的載人航天技術。

    除了這個“第一次”,神舟飛船還創下了多項記錄:世界各國第一次發射的載人飛船當中重量最大的(其實一共就三個國家);第一個首發就運送兩名宇航員上太空的國家(其他國家的第一次都是單人飛行);首發載人飛船就直接與空間站交會對接。

    能做到如此驚世駭俗的第一次,確實和中國、蘇聯航天技術的密切合作有很大的關係。

    除了借用蘇聯的載人飛船趟路,中國的航天員訓練中心在建立和運轉初期,也有蘇聯專家來幫忙。

    “點火!”

    在飛船裡半躺著的董小海和孟森林感到身體下面的運載火箭一陣劇烈震動。火箭緩緩上升,一開始兩人只感覺到有一些超重,體感的加速度是1.33g,隨著火箭繼續上升,燃料成噸成噸地消耗而火箭發動機推力不變,超重的感覺越來越強烈。

    當加速度達到最大值4~5g後不久,兩人突然身體一輕,這是第一級火箭關機、分離脫落。第二級點火,重力拉拽的感覺又出現了。

    董小海睜開眼睛,看了看飛船內的環境。整流罩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脫落了,陽光從飛船的舷窗外射進來,照亮了艙內的器物設備,正如在水池模擬時的光照一樣。

    飛船已在南太平洋上空,董小海看不見中國的陸地了,甚至也看不清下面的大海和群島,不過此刻全中國有幾千萬觀眾在電視機前,看中國自己製造的載人飛船運送航天員上太空。

    電視畫面在發射指揮中心的時候,顯示飛船已上了太空,主持人也說神舟-5成功入軌了。不過兩名航天員還是半躺在座椅上不挪窩。在全國觀眾的注視下,過了約莫一分鐘,董小海的頭轉了一下,先看看舷窗外的太空,再看看攝像頭。

    “報告指揮中心,我是航天員董小海。飛船飛行正常。”

    ……

    “我們的神舟飛船外表看起來像一坨鐵疙瘩,其實它是很輕的,中間都是空的嘛。而且飛船返回艙的外殼是很高質量的密封結構,降落在海面之後是不可能沉下去的。”

    今年的兩會在3月初召開,開會的時候,神舟-5號已經結束了7天的太空之旅,在海南島附近海面降落。

    於是,唐華在兩會的分組討論時,就得回答人大代表提出的這個比較囧的問題:航天員和飛船在海面著陸,真的不會沉下去嗎?

    “我們的神舟一號到神舟三號飛船都是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神舟四號、五號改在南海著陸,這是為今後我們的載人登月工程做準備,”唐華說,“載人登月的飛船返回地球時,也會在南海著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