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第四十七章,克里特和會

    北緯19度,東經113度,海南島以東280公里的海面。

    在天上運行了27小時後,長征-15發射的登月飛船指令艙重返地球。

    在過去的一天多,登月飛船驗證了自己的軌道,然後拋掉模擬的第三級火箭,這一大坨東西受控墜落在南太平洋。之後登月飛船拋掉登月艙,這個也是模擬配重。

    服務艙主要功能是月-地返航,有火箭發動機和推進劑,但這次指令艙的發動機主要功能是在即將重返時再加一把速,把指令艙加速到和計算中的月-地返航時的飛船速度一樣快。

    “酒泉測控站跟蹤正常。”“大涼山測控站跟蹤正常。”

    “指令艙脫離成功。”

    “發動機點火正常。”

    返回大氣層的指令艙比神舟飛船速度更快,不過在大氣層中他最終會減速到可以開降落傘的程度,只是表面的隔熱層和吸熱塗層要稍微厚一些。

    這時候唐華和錢學森已可以在文昌看到天上劃過的一團火,火球后面是長長的白煙。這團火繼續東去,不斷降高,最後隱沒在海平面之下。

    “從我們的視野裡消失時,月船一號應該就要開傘了。”唐華說。

    錢學森:“看這麼直的航跡,這麼準確的落點,基本上可以確認成功了,除非降落傘打不開。”

    海南島以東海面,南海艦隊5艘軍艦和7艘保障船在海上擺陣,3架直升機升空待命。

    根據再入大氣層前“月船一號”指令艙的最終軌跡,這次返回精度完全正常,落點誤差肯定小於25公里。

    “發現指令艙!”“雷達跟蹤正常。”“紅外跟蹤正常。”

    天上出現了一朵白色的降落傘,下面掛著的黑乎乎的物體就是重返大氣層的“月船一號”,隨風飄忽忽地下降、下降。接到母艦最新位置報告的直升機調轉方向,朝“月船一號”可能的落海地點飛去。

    “砰——嘩啦——”

    海水絕對是比地面良好得多的緩衝軟墊,月船一號入海,先幾乎全部沒入水中,然後在浮力的作用下反彈起來,在海面一上一下地飄蕩,增加浮力和穩定性的氣墊充氣打開,降落傘和傘繩掛在月船一號的旁邊。

    直-6直升機從遠處飛近,直升機上的攝像頭把月船一號的畫面傳回了控制中心。

    錢學森:“我說過這次火箭肯定是百分百成功!只要第一級安穩地燒完脫離,其他部分就都穩了!我們開了個好頭!”

    錢學森算冷靜的了。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員一片歡騰,鼓掌已經不能表達他們現在的情緒了,全都“噢噢”地歡呼著。

    不過最冷靜的還是唐華,現在雙肘靠著調轉過來的轉椅,看著大屏幕的月船一號發呆。

    “歡呼一下就得了,不要得意忘形,看看唐副總理,”任新民低聲對周圍的工作人員說,“接下來還有五次發射,五大關,第五關過了,我們才能真正鬆一口氣。我們要像唐副總理那樣冷靜、不驕不躁。”

    ……

    其實唐華現在的表現並不是故作高冷,唐華現在內心想的是:

    “悔不該啊,早知道錢學森這麼瘋,天津廠的手這麼快,去年12月在貓王的電視鏡頭前,我就不提醒美國人了!”

    去年年底,中蘇技術小組對載人登月工程進度的實際估計(不是蘇聯高層的行政命令),是1969年底或1970年初首次載人登月。

    鑑於超過美國實在太難,不如提醒一下美國把那個坑爹的純氧環境改掉。否則眼睜睜看著三名宇航員在兩個歷史位面都被活活燒死,這也太殘忍了。

    唐華這麼說了,然後美國應該是把純氧環境改掉了,阿波羅飛船的地面測試流程一切正常,媒體沒有“宇航員事故身亡”的爆料。

    本來會在1月27日地面測試時遇難的那3名阿波羅-1號飛船宇航員,在2月份重新露面了,乘坐土星-1B發射的載人飛船樣機上太空,在近地軌道呆了3天,又安全返回地面。

    原位面,因為阿波羅-1號在地面時測試起火,造成人員死亡的重大事故,美國用了9個多月來修正飛船以及火箭的設計隱患,1967年11月初土星-5號才第一次發射。

    現在,既然飛船的地面測試一切OK,土星-5號就按正常計劃在1967年6月打上天了。

    唐華更沒想到的是,錢學森和火箭廠連續發瘋半年,讓長征-15提前三個月首發,而且還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