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外傳9:80年代記憶之中國7大超級工程

    三、三峽工程(1988)

    七十年代,中國建設了第一個截流長江的水利工程——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葛洲壩工程實際上是中國對長江水利建設工程的一次技術嘗試,中國的最終目的是在三峽地區截流長江,建設一個兼顧發電、防洪、灌溉等功能的巨型水電站。

    1975年,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建成,與此同時,三峽工程的前期勘探和論證也已進入尾聲。1977年,三峽工程獲得全國人大正式批准,1978年正式啟動建設。

    三峽工程位於湖北宜昌夷陵區三鬥坪鎮,水庫動態移民最終達113萬,是世界上水庫移民最多、工作也最為艱鉅的移民建設工程。但此時中國正在進行的人口遷移工程也為三峽工程的庫區移民創造了良好條件,因而移民規模雖然很大,但整個過程井然有序。

    三峽工程於1981年實現長江的截留,1984年試蓄水發電,1985年三峽工程永久船閘開始進行有水調試,1988年工程全部完工,1993年通過國家驗收。三峽水電站大壩高程185米,蓄水高程175米,安裝32臺單機容量為70萬千瓦的水電機組,裝機容量達到2240萬千瓦,至2012年仍是世界最大的水電站。

    水電站的電力機組設備由德國伏伊特公司、西門子公司和法國阿爾斯通公司聯合提供,中國在購買上述公司的機電設備的同時,還從這些國家引進了電力機組技術,並在80年代中期實現國產化,此後中國在長江上游及各支流興建的水電站,逐步開始採用國產超大型電力機組。

    四、南水北調工程(1985)中國的南水北調工程被劃分為東線、中線和西線,其中東線工程量較小,於70年代即可使用,但輻射影響的地區也較少。西線工程涉及較大的技術跨度和工程難度,暫時還未達到啟動建設的條件。中線的南水北調工程旨在用長江流域的淡水向北補充河南、河北的工業城市用水,對於中國北方的工業發展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而在工程上也是基本可以實現的。

    1972年,中國開始對丹江口水庫進行改造,這意味著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啟動。大壩加高後,丹江口水庫正常蓄水位達到170米,在此條件下,漢江水可通過人工河渠,以自然流動的方式,向北方輸送淡水。

    輸水總乾渠的首閘是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境內的陶岔渠,沿途經過伏牛山和太行山山前平原,京廣鐵路西側,跨越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總乾渠長1246公里。工程建設專用的立交供水渠道,其中橫跨黃河的穿黃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穿河輸水隧道,由長4公里多的兩層襯砌水隧道穿越黃河。

    1980年,南水北調工程通水至鄭州,1982年穿黃工程完工,同年輸水到石家莊,1984年抵達北京,1985年抵達天津。工程平均年調水量95億立方米,在用水分配方面,四個地區分別為河南使用37.7%、河北使用34.7%、北京使用12.1%、天津使用10.5%。該工程運行20多年來,有效保障了中國北方城市用水,對河南、河北的城市化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效應。

    五、三北防護林(1971~1990)

    三北防護林是中國在西北、華北、東北地區(即“三北”)地區興建的森林帶,用以減緩日益加速的荒漠化和水土流失進程。

    三北防護林號稱世界上最大的生態工程,自1971年11月啟動,1990年第二期工程完成。在三北防護林建設前,三北地區的森林覆蓋率僅有5.7%,1990年二期工程完工時,三北地區406萬平方公里面積上的森林覆蓋率已達到12%。2000年,根據聯合國統計,中國的人造林面積佔世界的51%,其中大部分位於三北防護林區域內。

    為增加人造林的生態多樣性和抗自然環境變遷能力,三北防護林的樹種以楊樹、洪森槐、榆樹為主幹,三種樹種交混種植;依據所在地區的不同,搭配夏橡、白蠟、長枝榆等鄉土樹種,並規劃種植部分灌木間作以及在林間植草。這一人造林規劃結構具有相當高的超前性,在80年代成為世界其他國家人造林的參照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