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第178章,底線是雙方就地停戰

    從大連去瀋陽,唐華是營口、鞍山、遼陽一站一站地過去的。



    鞍山是唐華必須停一天的地方。鞍鋼的改擴建正在進行,400多個蘇聯專家以及大批設備物資已經到位。從現在到1960年,鞍鋼一共要搞三期改擴建工程,最終達到年產鋼量320萬噸、鋼材250萬噸的水平。現在鞍鋼當然也能產鋼,但出爐的鋼錠有一大半都被大連要走,給建新公司生產武器裝備。將來鋼鐵產量提高之後,才有多餘的鋼鐵份額來搞建設。



    從大連到瀋陽,沿途隨便瞄一眼就能看見很多軍營駐紮著部隊,軍營外面的道路,各種運輸物資和人員的卡車來來往往。唐華還看見了大約是一個整營的部隊出營拉練,全都已換上了志願軍的軍裝,士氣高漲鬥志昂揚,唱著部隊的軍歌。



    從軍歌裡唐華也分辨出來了這支部隊隸屬於解-放-軍/志願軍第67軍,也就是主席劃定的三番輪戰部隊當中,預定第三批入朝的部隊之一。



    抗美援朝已打了將近10個月,首批入朝部隊(後來被劃定為第一番)是13兵團6個軍和9兵團的3個軍,13兵團即志司直屬部隊,從第一次戰役打到第四次戰役,9兵團二次戰役後一半的師休整一半的師繼續作戰。



    第二番輪換,志司直屬的6個軍撤下休息,3兵團、19兵團、休整後重返一線的9兵團打了第五次戰役。



    原來的歷史上,第三番輪換的部隊在第五次戰役後期就急急忙忙派出3個軍從東北向朝鮮狂奔,趕往三八線到平壤之間建立防禦工事,以應對最糟糕的情況——第五次戰役後期志願軍的窘迫可見一斑。直到鐵原阻擊戰成功,彭總、志司、主席這才鬆了一口氣。



    現在……第五次戰役早就打完,東豆川反擊戰也打完都一個月了,作為第三番輪換兵團的47、67、68軍還在東北不緊不慢地熟悉換裝的新武器呢。第16軍、36軍、37軍更誇張,還沒運動到東北。



    不管怎麼說,這肯定是好事,至少大連建新公司不用火急火燎地為入朝參戰的志願軍配備輕武器而加班加點。



    本來中央就打算讓每一批輪戰的部隊在朝鮮呆6到9個月,時間夠長才夠熟悉現代的高強度戰爭。至於五次戰役和東豆川反擊戰中,損失比較大的3兵團——12軍、15軍和60軍,也能夠就地進行一些休整和補充。這三個軍率先體驗了朝鮮陣地戰,扛住了美軍的重炮集火轟擊。不過現在國內的新兵可以直接卡車送到朝鮮補充;部隊只要從第一線往後撤40公里,就吃得好睡得香,總之在朝鮮可以就地回血。



    ……



    華川談判陷入慪氣式僵局,我方一邊調整部隊加強防禦,志司和北京一邊再度審議自己的談判底線。



    停戰談判開啟時,我方拋出的停戰方案是要聯合國軍退出漢江以北地區,這當然是個談判策略,我方的談判底線不是這樣。



    這個底線很簡單,雙方就地停火。誰正在控制著的地盤,以後就歸誰。



    作為代總參謀長,粟峪為第二次談判條件的內部討論寫了個很長的報告。



    “主席、總司令:當前我軍在朝鮮控制的地域,均十分利於防守。尤在西線,我軍佔據山地而敵只得平原,我方居高臨下可俯瞰敵方陣地,又可利用山地修築坑道工事,剋制敵方火力優勢打擊,與敵長期對峙。在東線,我軍和敵軍均佔據山地,雙方隔山相望,如雙方都修築坑道工事,則我難以大規模進攻席捲敵軍,但敵軍也不易攻克我方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