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第十六章,潛艇可真不好造

    武漢是中國的“大學城”,這大概是從建國後就開始的。



    大家覺得武漢大學多,其實它的大學數和北京差不多多,只是武漢這個城市在全國城市中的排名和他的大學數量完全對不上號,這種“反差”讓大家加深了武漢大學多的印象。



    因為武漢被賦予的定義是華中地區的區域中心城市,他是超越湖北的存在,輻射面積是華中地區的若干個省。



    國家把這裡定位為華中地區的教育中心,開辦一系列大學,把學生們請來讀書,不是為了讓學生們畢業後全都原地工作建設,而是為了讓你們畢業走四方、建設華中數省、建設祖國的。



    武漢呢,就完美符合區域教育中心的人設。武漢地處荊楚大地,人傑地靈,飲食極辣,冬季溼冷,夏季酷熱。學生們沒幾個受得了這鬼天氣,一畢業全都撒腿就跑,逃離火爐到全國各地參加建設,人才就順利輸送出去了。武漢就繼續守著大學做他的華中地區教育中心。



    (大霧)



    建國前三十年,不,前四十年,學生不是自己撒腿跑就跑得了的。大學畢業生都是國家分配,讓你去哪就去哪。



    武漢那時候確實是華中地區的教育中心,這裡的大學生畢業之後會分散到華中和西南各地,在6、70年代往西南去的居多,因為國家在搞大三線建設。



    至於大三線……那又是一個巨大的事情,但最近幾年應該還不用考慮。



    總之武漢發展得多大、城市規模多少,在前三十年是由國家計劃而定的,而國家計劃又是基於經濟發展目標、工業格局規劃以及國防戰略等等因素決定。



    武漢除了熱,其他也沒什麼毛病:交通極其方便,不缺水、不缺城市用地。



    至少在可預見的未來,發展成中國的底特律以及中國的下諾夫哥羅德(伏爾加河上的核潛艇建造基地)應該是符合國家戰略定位的。



    ……



    在華工和水利學院各轉了一圈,但唐華沒敢去武漢大學本部。



    不是因為武漢大學是教育部的大學而前兩所學校是部屬工業院校,而是因為前段時間武漢大學被拆了。



    武漢大學無線電廣播專業、通訊專業被切掉,搬到廣州建立華南理工學院(華南理工大學)。



    華為從一個電視機廠逐漸擴大規模,要的人也原來越多。特別是在涉足電話交換機領域後,唐華髮現華為對人才的需求已不是中山大學能滿足的了,必須再建立一所工科學院,就是現在這個華南理工。



    嗯,剛剛被切走兩個專業,還是不要去招惹武漢大學的好。



    ……



    “老薩,武船現在停紅火的,船臺上幾十個人忙碌,看來情況也不是那麼糟糕吧?”



    在武昌造船廠,唐華笑著對廠長薩本祁說。



    “剛好,我們接了建造一艘長江渡輪的任務,暫時解決了賦閒的問題,”薩本祁說,“但渡輪這個東西,在十年前就不算什麼大工程。”



    300噸長江渡輪,平底鐵殼,單機單軸。



    不但是船小、沒有多大技術含量,武船現在用的材料也不算高級。主機是從大連運來的蘇聯柴油機,軸系和推進螺旋槳是上海運來的(300噸渡船的螺旋槳上海還是能造的),船用鋼材是漢陽鋼鐵公司(即將變身武鋼)搗騰的,除了龍骨用的鋼材有點講究,其他都不怎麼樣,船殼乾脆用的是熟鐵皮。



    唐華:“不管造的船有多低級,至少能讓工程師和工人有練手的機會。不過就是建造過程中用點心思,這些小破船你們也當成軍艦來造,讓工人自己對自己的手藝不斷提高要求。……再挖個船臺,開兩條內河船舶生產線吧。”



    薩本祁:“啊?又一個船臺造內河船舶?”



    唐華:“一方面是建設需要。武鋼的項目已到了高速建設的階段,很快就有大量物資機器要用水運運到武漢安裝。安裝以後就投產,煤炭運輸、產出的鋼材運輸都需要很多內河貨輪。另一方面,還是剛才說的,練手。我剛才看了,這種級別的內河船舶,船臺上十五到二十人就可以足夠,兩個船臺同時開造內河貨輪,這才佔用四十人的勞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