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第五十一章,一普人口數據出爐

    唐華改回了普通話版《浪淘沙·北戴河》。



    不過只是現在不出,未來說不準還會找人唱個粵語版,香港和南洋還有不少普通話不利索的潛在聽眾。



    沒有空調的年代,七八月份離開北京找個地方避暑/暑期辦公真是太重要了。北京最熱的天氣雖然持續時間短,但是火力十足。



    在北戴河耗到8月底,桑拿天就算過去了。八月底的北京白天可能還是酷熱,但晝夜溫差拉開,晚上涼爽起來了。



    8月5日,暑期過了一半,有一位老哥姍姍來遲了。



    國家計委委員,統計局薛局長。



    薛木橋當年是新四軍的財神爺、山東根據地“北海票”的發明者、讓日軍控制的金礦定期交保護費的兇惡八路、發行根據地抗日債券時逼偽軍認購的金融大拿。



    說了這些事蹟,應該能想起來這位是幹嘛的了吧。



    中國經濟學界泰斗,首屆中國經濟學獎獲得者。



    薛局長在國家計委是以經濟學家的身份參與討論和制定計劃。這次拖延到8月5日才去的北戴河,第一個原因是,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數據終於理清楚了,帶這些資料來向主席和黨中央彙報。



    原來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數據是1954年11月初才整理完畢的,現在是在7月底整理完畢,總共花了1年零一個月時間。在計算機和五個節點的初級計算機網絡的幫助下,其實工作效率提高得很多,但因為技術進步,在制定全國人口普查計劃的時候又加入了新的調查項,所以總耗費的時間只是略減少了3個月。



    “至1953年7月1日0時,全國人口總數為六億零一百九十三萬八千零三十五人。其中包含直接調查登記的人口五億七千四百二十萬五千九百四十人、間接調查登記的人口二千七百七十三萬二千零九十五人。”



    “全國人口中,包含剛剛解放的臺灣省人口七百一十九萬一千二百九十八人,以及海外華僑和留學生一千一百七十四萬三千三百二十人。”



    這個數字基本上可以簡稱為“六億人口”。雖然有一千多萬海外華僑和留學生,但這統計的是1953年7月1日的數字,又過了一年多,按現在的人口增長率,應該是光國內人口就淨超6億了。



    這個時候我國還未明確是否承認雙重國籍,因此海外華僑也按照估計數字列入了其中。



    其他的調查項還包括民族成分,漢族佔93.4%。少數民族中,僮族(壯族)661萬,滿族241萬多,蒙古族146萬多,回族355萬,藏族277萬,維族364萬,苗族251萬,彝族325萬,布依族124萬,朝鮮族112萬。以上這些民族人口超過了百萬,還有十來個人口少於100萬的民族。



    還有三十多個民族尚未成立。



    ……



    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還有更詳細的數據。



    1953年全國人口的平均年齡是26.57歲,平均壽命53.14歲。其中男性平均壽命51.68歲,女性平均壽命56.87歲。



    男性3.03億,女性2.88億。



    民國時期,抗戰末期統計的全國人口平均壽命四十多歲,應該在日本投降之後中國人的平均壽命略有一個回升,但這個回升幅度已無法統計了。建國四年之後又有所增加,最後到53歲。



    但是53歲的平均壽命仍然是一個很低的數字,意思就是全國普遍處於貧困中,而且缺乏現代醫藥的覆蓋。



    全國各省的人口當中,四川以6200萬人居於首位。西南中南諸省的人口也不少而且極度貧困:江西1600多萬,廣西1900多萬,貴州1500多萬,雲南1700多萬。



    全國的城市化數據也統計出來了。全國城鎮人口8千萬人,農村人口5.1億,也就是說,城市化率只有13%的樣子。



    從1953年7月反推1949年,那時候中國的城市化率估計只有10%左右,中國就是一個巨型的6億人的農村。



    這就是1953年,一五計劃執行前中國的家底。



    “薛局長,這次人口普查的複查顯示誤差是多少?”唐華問。



    “複查結果表明人口普查的數據非常精確,”薛木橋說,“我們統計局1954年在全國範圍內抽查了9%的人口,作為一普的精確度檢驗。檢查的結果是重複統計人口占千分之零點4,遺漏的人口占千分之一點一。計算機是個很強大的工具。”



    ……



    薛局長遲來的第二個原因,是國家統計局根據一五計劃的執行和修訂後的方案,調查統計之後獲得了一些信息,要來北戴河開會討論。



    “一五計劃的總體方針,1953年、1954啟動工業基礎的體系化建設,1955年在夯實基礎的前提下進行部分工業終端產品的輸出,1956年開始,我們要對城市進行較多的建設工程,以適應城市化的發展。3到7月,國家統計局對1956、1957年城市建設的規劃方案進行了彙總和數據拆分分析,發現了原先計劃的一些疏漏之處。”



    薛木橋說,“我們原先對1956年、1957年鋼材、水泥等建材的用量估計不夠。建材的生產,建築用磚算是比較好解決的,有人力就有產量;水泥需要一些現代的設備材料,但總的來說只要有人力和一點炸藥,就可以解決打扮。但是,生產城市建設所需的鋼材,必須予以重視。”



    唐華聽薛木橋一說,就來精神了。



    唐華知道56、57年的城市建設導致全國出現鋼材危機,鋼材的嚴重短缺讓國家不得不急速增加鋼鐵產量,一開始鋼鐵產量的擴張還比較有序,後來就越來越混亂,技術含量越來越低。



    不過這不用大預言術介入,最好是等所有人都意識到會出現這種情況。



    給國家計委(也包括國家統計局)搭建的局域網和數據中心,終究還是沒白費。現在好多國民經濟的詳細數據,以前是很難統計或者統計清楚之後就已失效的,現在可以在事情變糟之前就浮上水面了。



    ……



    “我們現在兩年新建一個現代化的大鋼廠,每年擴產和升級一箇舊鋼廠,鋼鐵還是供不應求啊。”鄧子飛說。



    “鞍鋼、太鋼、富拉爾基這些工廠特鋼的比率太高了,都是面向武器裝備和重型裝備製造的,現在看來,基本的碳素鋼反而被忽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