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若水 作品

二一九 3D打印

    而在月球上面,特殊的環境下,其實人類並不能成為建設的主力。

    雖然低重力環境,對於人的影響不大,可是沒有空氣的真空環境,讓想要在這個環境下活動的碳基生物,必須要穿上厚重的宇航服不可。

    就算是楊青弄出來,輕鬆款的宇航服,沒有他和趙予熙這樣的蛻變過的身體,也很難運用自如。

    所以月球的建設,以機器人為主,也是確鑿無疑的了。

    未來人類在月球上面的居住地,應該就是一個個類似月宮基地的封閉體系。

    就像一個個小城,通過真空管道進行連接,在藍星上,幾乎不可能實現的,時速達到四千公里的真空管道運輸,在這裡,似乎有了實現的可能。

    其實按照楊青的改造計劃,他本來是準備,按照洪荒改造小位面的辦法,為月球增加重力,增加防護罩,從而讓月球表面,充滿空氣,實現和藍星近乎一致的環境。

    不過現在看看來,似乎讓月球保持真空狀態,更符合實際,至少進行各種礦物冶煉,卻更加方便。

    月球的元素,是與藍星的地殼相近的,一臺金屬冶煉爐,就可以得到氧氣,氮氣,氯氣,二氧化碳等等的氣體,自然也少不了鉀,鈉,鋁,鐵,銅等金屬。

    雖然以月球的環境,分離出來的氣體也好,金屬元素也好,都含有大量的放射性同位素,不過把這些放射性同位素分離出去以後,剩下的東西,依然是極有益的補充,尤其是那些氧氣和氮氣,就算是二氧化碳,也是極其優異的肥料。

    隨著金屬冶煉爐的正式工作,從鈦鐵礦還有金紅石礦挖過來,經過切割後,變成儘可能小的碎塊後,就被直接填進了冶煉爐裡面。

    並不是楊青不打算把這些礦物,像是藍星一樣,粉碎成為礦粉,而是這裡面,含有大量的單質鐵成分。

    儘管這樣的單質鐵,生成的環境不同,肯定有著無數的雜質,軟硬不一,各種指標一塌糊塗,但是畢竟是金屬,擁有著一定的強度還有延展性,普通的粉碎機,根本難以把它們粉碎,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切成小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