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若水 作品

二四九,遺憾

    然而就跟楊青說過的那樣,他們的聚變堆,採用的是和藍星截然不同的路線,從裡面得到的借鑑,實在有限的很。

    藍星實現可控核聚變的路線,是採用磁場控制,以大磁通量磁場,控制形成了等離子體的反應物。

    這一步,其實藍星控制的很好,關鍵的還是聚變反應以後,因為使用的是氘氚聚變,產物是氦四,有一個遊離態的中子。

    這是最容易實現的聚變方式,也沒有任何放射性產物的出現,中子的數量也不多。

    但是這只是在理論狀態下,實驗室中,聚變的規模較小,種子產生的數量不多。

    一旦進入商用,那麼熱中子轟擊對於反應堆內壁的影響,就不可忽視了。

    中子是不帶電荷的,不管是託卡馬克還是仿星器,都難以控制,一個合格的反應堆,總不能一到兩年之內,就要重新更換一次內壁吧?

    至於楊青的反應堆,就算是他們瞭解到這個是類似太陽的原理,而製成的,但在人類沒有徹底統一四大基本力,成功掌控引力之前,沒有任何機會仿製出來。

    就算是反應堆內部的符文明明白白地刻繪著,但是沒有經歷過靈魂蛻變的人,根本就看不全,哪怕是用相機拍攝,再重新觀察都不行。

    甚至就算是最客觀的電腦,沒有小嬡這樣的器靈,都沒有辦法把符文完全呈現出來,甚至很多符文都會造成芯片之間通訊紊亂,嚴重時候,直接燒燬芯片都有可能。

    在四個安裝機器人對地面進行徹底的平整,一百平米地面的平整度,達到納米級別,可以安裝了以後,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天。

    畢竟這次的核心堆,採用的是壓力符陣設計,質心的位置,和壓力符陣的中心重合,這裡最終將承擔數千萬個大氣壓的壓強。

    壓力符陣形成的壓強,和普通的藍星引力,本質上就是一樣的東西,如果出現一點偏移,就有可能傾倒,傾倒會在成什麼影響,就不言而喻了吧,納米級別的平整度,再加上可靠的地腳固定,才能讓聚變反應堆,穩定地運行。

    其實平整地面的時間,還不到半天,就已經完成了,更多的還是一群不知道那裡來的專家,圍著圖紙,還有聚變核心堆,看個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