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若水 作品

第173章 改造光刻機

    投影式光刻機,最重要的就是掩膜版的製作,掩膜版製作完成,工作就算是完成了大半。

    不過由於多層次立體晶體管架構的特殊性,掩膜版並不止一塊,而是多塊多層次,分別進行曝光,才能完成。

    多塊掩膜版的切換,自然也不是原本的光刻機能夠做到的,為此楊青對光刻機的光學系統,還有工作臺,做了大改,以適應這些特別的加工需求。

    也幸虧楊青是生活在華國這個加工業的大國,大部分的零部件,哪怕是需要進口的高精度伺服電機,也能在短時間內到貨,讓楊青的改進工作順利了許多。

    僅僅光刻機的改進工作,就持續了一個月的時間,從還有些暖意的晚秋,一直持續到冰冷的寒冬,才算是徹底結束。

    楊青學的是計算機,但是光刻機作為人類工業文明的最高結晶,彙集了機械,電子,光學還有軟件方面的大量成果,儘管眼前他所使用的是duv,而不是阿斯麥的最新成果euv,可是想要對它進行改進,同樣不僅需要跨越各行業,各門類的知識水平,還需要同樣強悍的動手能力。

    不說知識結構,僅僅從動手能力上來說,楊青對於身體的掌控已經到了極點,大概就是腦子怎麼想的,手上就能給你實現出來,力氣又大,一塊鋼板,他拿手掰幾下,就能掰出想要的形狀來。

    但是這裡面論起動手能力,楊青絕對不是最強的,從白一到白十,這幾個機器人,動手能力甚至比楊青還要強。

    當然,與其說是這幾個機器人厲害,還不如說是它們背後的小嬡厲害。

    這時候,楊青費盡心機研究的人造肌肉,就有了價值,因為人造肌肉的特點就是受到電流的刺激產生收縮。

    而芯片對於電流的控制能力,顯然遠大於對伺服電機運動的控制,因為只要伺服電機轉起來,就會有慣性,反應到現實中,就是機器人最終的動作會有些許的變形。

    這一些變形對於普通人類來說自然是看不出來的,但是在高精度的加工工作中,就成了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