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奀月 作品

327淮南

 建安六年(201)六月中旬。

 孫策將壽春廣陵兩地交給曹仁駐守。

 此時曹仁對於孫策的意義就如同,歷史上張繡對於劉表的意義一樣,那就是拱衛北方,用北方人駐守北方。給袁熙添堵。

 孫曹兩家的換防舉動,消息傳到洛陽,一時間帝都風氣雲湧,惶惶之氣瀰漫整個城間。

 袁熙一開始時並不在意,因為據他所知,曹仁龜縮淮南而且論及能力,曹仁這個人根本不可能是自己的對手。

 但直到一次與郭嘉、賈詡、劉曄等人磋商之後,袁熙才知道事情並不是那麼簡單。

 孫策的實力在經過郭嘉的一番透徹分析後,袁熙方才對其有了一個深刻的瞭解。

 孫策的勢力延伸與揚州,徐州,荊州與豫州。在南方諸侯中,就是劉表也及不上孫策,其中被孫策佔領的壽春郡乃是江淮第一大郡。

 民眾五十萬戶,人口不下一百四十萬,且江淮的農業,商業,和手工業都相當的發達,孫策實力的雄厚,甚至要在此時劉表之上。

 議事廳內。

 袁熙面色淡然的觀望著下方的諸將,只見下首的文武分佈於兩側,密密麻麻的不下十幾號人物,皆是袁熙的心腹嫡系,其中許多人氣質深沉高亢,一眼望去便知絕非泛泛之輩。

 在靜默良久之後,只見袁熙輕咳一聲,淡然道:「諸位,今日府中庭議,皆乃為國為君,言者無罪,聞者足誡,諸公有話但講無妨。」

 「回主公。」說話之人,卻是擲地有聲。

 乃是許攸。

 「主公扶持漢帝,匡扶朝政,乃漢朝肱骨之臣。如今曹仁據守淮南,天下諸侯盡皆觀望洛陽動態,若主公放縱逆賊,只怕數載之後,則效仿者多矣,屬下以為當伐之。」

 為什麼許攸在袁紹和袁熙當政前後差別這麼大呢,倒不是許攸多麼善變。

 而是主明則臣直,主昏則臣佞,正如太宗皇帝李世民之封德彝也是如此。

 「效仿者。多矣...」

 袁熙緩緩點頭道:「子遠之言甚善。只是曹仁非等閒可動,我原意本待中原大定之後,方才收復江淮。不想人算不如天算,曹仁已經和孫策勾結在一起。實非我料預料之內。」

 眾人聞言也是盡皆點頭,但卻緘口不言。

 此番之事卻屬突然,洛陽四面受敵之處,軍馬一旦南調,若短期內不能破敵,後面之勢便岌岌可危,畢竟現在京都初定。

 且孫家實力極大,絕非一朝一夕可破。但若不伐,則如許攸所言,數載之後,四方諸侯盡皆效仿,漢家天子威望掃地,四方不尊,這對袁熙的政治戰略極為不利。

 但是怎麼伐呢?得好好思量一番。

 「主公,屬下倒有一策。」

 眾人聞言不由望去,待看清說話之人時,不由微愣,原來竟是軍師祭酒郭嘉。

 袁熙聞郭嘉答話,隨即轉首笑道:「奉孝,有何想法但說無妨。」

 郭嘉隨即輕言道:「如今以我軍一己之力,若要正面硬撼曹仁,著實有些得不償失,如今左將軍劉備依附我軍,可使其為先鋒,一則可在對戰曹仁時引為臂助,二則也可消耗劉備實力,以免其羽翼過於豐滿。江南孫策雖然和曹仁聯盟,但畢竟不是一家人,可以暫時安撫孫策拖延時間,待擊破曹仁後再伐孫策不遲。」

 袁熙和賈詡聞言,兩人的眼神頓時皆是一亮。

 而角落裡的荀彧似乎早有預料,只是抬頭淡淡的看了許攸一眼,便又繼續閉目低首。

 荀彧迫於無奈新歸袁熙,明哲保身,鋒芒內斂,雖有妙法但不出來獻策,倒也不稀奇怪,真是身在袁營心在曹啊。

 郭圖則

 是摸著下巴道:「劉備,孫策雖與曹仁有隙,但事關重大,恐怕二人未必會輕易答應我軍的請求吧。」

 袁熙正躊躇間,便見劉曄淡淡開口分析道,「這點公則先生大可放心,劉備孫策分別佔據徐州,江東,卻無有名份。如今只需應承二人,借討逆之功,策封劉備為徐州牧,孫策為揚州牧。必可成功!至於孫策出不出兵無所謂,只要有所遲疑就可。」

 歷史上,東吳就是因為遲疑而喪失了救援淮南諸葛誕的最佳良機,導致被司馬昭所破。

 袁熙聞言心中不由大點其頭,自己手下果然是王佐之才!深通治政與外交之道。

 劉備和孫策統領一方,一日不得詔書以正名分,統領軍馬便掣肘一朝。

 除非如歷史上袁術一般自立為帝,否則沒有名分和爵位,在這個時代終是難以御駕一方兵將。名不正則言不順。

 只見袁熙終於露出了笑容:「好!果然妙策,就依先生之言。」

 袁熙接著對顧雍道:「元嘆,你明日即刻請奏陛下,擬詔命議郎楊弘前往江東,任孫策為破虜將軍,兼任揚州牧,襲替其父為烏程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