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奀月 作品

141打獵

    ()        黑煙從地道口湧出,但城牆處久久沒見絲毫動靜。李植也有些著急,木柱被澆上火油硫磺,但地道里面不容易燃燒,萬一燃燒失敗,還要冒險地派人下去再次焚燒木柱。

    毫無徵兆地,城牆出現傾斜,城上兵卒也感到地上的變化,他們紛紛跑開。“轟隆”聲傳來,城牆坍塌變成磚土堆。

    郝昭吆喝一聲,率著兩千大戟士,前仆後繼地爬上磚土堆,向城裡衝去。

    城牆上的公孫瓚軍聚攏兩旁放箭,但那些大戟士不僅帶盾,而且身披鐵製札甲,那些箭支不能構成太大威脅。城下面,徐晃也指揮著弓弩營兵卒,用強弓強弩激she掩護。

    大戟士頂住城裡公孫瓚兵卒羽箭,他們步步進逼。守軍聚來一排排的長矛手,成片鋒利的矛頭散發陣陣懾人的寒光。

    但大戟士是重甲步卒,他們聚攏起來,成片長戟也散發出無聲的威懾。

    毫無花俏,兵卒們只是重複著簡單的挑刺動作,直到手腳痠軟有下一批兵卒頂上,不然就是被刺死在對方利刃下。

    在狹窄地帶,重甲步卒的優勢發揮了出來,他們不僅陣列嚴整,動作步伐統一協調,最重要地是佔有防護上的優勢。

    兩千大戟士傷亡三百多人後,就將那段城牆缺口打開,並且佔領了南城門。

    隨後的許褚大吼一聲,千餘輕步兵湧上城牆。在許褚這頭猛虎帶領下,宿衛步卒也都成了出籠的野獸,瘋狂地撲向城牆上的守軍。

    大戟士、輕步兵互相配合,牢牢控制住南段城牆,局勢已經明朗了。

    南城門被打開,不僅是青州軍,冀州軍、烏桓軍也湧進城來,因為有壕溝的阻隔,他們沒有繼續推進而是搶佔四周城牆。

    袁熙也帶著親衛進到城中,近距離看著那些重重的壕溝和營壘,他也不禁頭皮發麻。攻破城牆才是第一步,能否一舉摧毀中間的營壘,才是決勝制敵的關鍵。

    因為挖掘地道通往中央營壘,要盡力保密,所以聯軍還是對外層的戰壕營壘,進行戰術性強攻以迷惑敵人。雙方兵卒反覆搶奪壕溝,接下來月餘是漫長地等待過程。

    十餘萬人不可能,一齊攻上狹窄地戰壕,所以四方都分派人手輪番佯攻。期間的圍城等待過程是枯燥乏味地,好在大營中有侍妾步練師的侍候陪伴,和歡好,袁熙平日裡除了視察訓練兵卒,就是外出打獵。

    江東。

    就在袁家快要把公孫瓚打垮之際,江東孫家吳景和孫策的丹陽之戰,也接近了尾聲,而且孫堅徹底掌控了會稽郡。

    孫堅拜程普為會稽太守,韓當為郡尉,孫賁為南部都尉,三人文武相互輔助,鎮壓因為會稽之戰而帶來的動 亂。

    隨著會稽之戰的落幕,孫策所統領的丹陽之戰也開始收尾,在呂範精密部署之下,樊能與涇縣張英反目成仇,然後樊能直接出兵涇縣,兩人在涇縣開始廝殺起來。

    樊能兵精糧足,張英依靠地利,有山越兵為援,雙方打的是兩敗俱傷,最後……兩人都不傻,自然知道再這樣打下去,只會讓已經屯兵蕪湖的孫策佔便宜。

    孫策的江東軍所帶來的巨大壓力,讓兩個本來打生打死怒火遮天的人,不得不再一次握手言和,於是乎兩人開始和談,重新結盟。

    而就在這是時候,三千江東騎兵在江東小霸王孫策的統領之下,突然出現在雙方交戰的戰場之上,殺兩人一個措手不及。

    霸王鐵騎來勢洶洶,勢如雷霆,勇不可擋,在孫策和周泰這兩大猛將的帶領之下,來回幾個衝擊,一舉擊敗了樊能和張英。

    張英當場被孫策的霸王槍斬殺於馬下,麾下之兵大部分也讓霸王鐵騎直接消滅,其他的都一鬨而散,潛入大山,而樊能倉促之中,以身邊幾個親兵的命相擋,逃得一命,帶上僅剩下來的五千殘兵,狼狽的逃回了宛陵。

    這一戰,霸王鐵騎顯盡昔日楚項之威,霸氣勇猛,以一擋十,僅僅三千多的騎兵,就戰敗張英和樊能雙方加起來,將近兩萬的兵馬,被譽為江東第一的騎兵,而江東小霸王孫策之名也名威震江東。

    樊能逃回宛陵之後,集合了留守城內的兵馬,還從周邊強行徵調的兩萬青壯,一共集結了三萬多兵力,關閉四方城門,一邊死守宛陵縣,一邊急速給劉繇寫信求援。

    然而,孫策根本沒有想過攻城,就在他兵臨城下的那一天晚上,孫策和呂範兩人裡外合應,不動兵戈,兵不見血,以最平靜的方式,江東軍迅速攻佔了宛陵。

    樊能一見如此,立刻率領親兵,從小道逃出郡守府,然而整個時候,他因為先前之舉,眾叛親離,被自己的幾個親兵斬殺,其丹陽兵的大部分將領,皆然投降孫策。

    孫策率兵一舉佔據丹陽郡,立刻把消息傳回吳縣。孫堅接到了孫策的捷報,立刻拜吳景為丹陽太守,統領丹陽郡。

    三日之後,孫策率領霸王鐵騎,江東水軍,和呂範一起,開始踏上回吳縣的返程。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河北幽州。

    這一日,袁熙帶著許褚、太史慈、趙雲還有一眾宿衛來到城西打獵。臨行前袁熙到了閻柔營中,將他也一併邀請出來。結果被憋得慌的鮮于輔、齊周也都跟了出來。

    袁熙帶來了幾隻獵犬,這從小他就跟隨袁紹等人狩獵,從軍後更是時常帶著部屬,通過狩獵來鍛鍊箭術跟騎術。

    正統的儒家教育也是有涉獵,以及擊劍,弓箭的,只不過後來清朝為了加強統治,把儒家文化中的尚武之風,給閹割剝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