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奀月 作品

奪嫡之爭熾熱化

    晉朝多政變,這是一開國就定下的底色和基調,成也袁熙,敗也袁熙。

    白馬之變是晉朝歷史上,最令人不堪回首的事件之一。那麼千年風雲散去,穿透歷史的迷霧,我們究竟應該怎樣看待,事變的核心主角太宗宣武帝袁熙的呢?

    太宗宣武帝袁熙,與大哥袁譚、弟弟袁尚本系同父兄弟,也都經歷了漢末的創業階段,以袁熙的心胸,怎會走上殺兄屠弟、逼父遜位之路呢?

    我們且來一一析之。

    一、洛陽起兵,太祖武皇帝袁紹,過度分權背景下的諸子之爭

    所謂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太祖武皇帝袁紹很幸運,他的兒子袁譚、袁熙、袁尚都很有才能,可謂是天佑袁家。特別是第二子袁熙,從洛陽建義之時,就發揮了非常重要的參謀作用,這也是一切的根源之基始。

    袁紹對幾個兒子很倚重和疼愛。他起兵北之初,袁譚受命在老家汝南,爭取世家豪族的支持,而袁熙則是指揮本部兵馬,隨父出征,袁尚則留守濮陽。

    如果袁軍主力全聚於一處,或是袁紹親自領兵作戰,袁譚、袁熙都居麾下,那麼就沒有後來的事了,也就是田豐之策。

    偏偏漢末天下形勢大亂,四方處於碎裂之勢。北有公孫瓚和劉虞,西有張燕,東有田楷、劉備、黃巾軍,東北有公孫度,東南有陶謙,南方還有曹操等一干割據勢力,而且東漢是權臣當道的時代。

    袁紹本身並不具備將才,冀州之地又處於四方覬覦之中,而且也不放心外臣,畢竟外臣最後成為權臣的太多了,他只好委袁熙以重任,讓他帶兵四處攻戰。

    這之後袁熙相繼指揮了,對青州田楷、劉備,青徐黃巾,徐州陶謙、江東孫堅、孫策父子,以及兗州曹操的戰爭。

    經過一系列的征伐,二公子袁熙的威望,在河北無人可比,太祖武皇帝袁紹,也高興的無以復加。由於袁熙的官爵已經到了,袁紹能封賞的極限,再往上就是天子才能封的了,於是袁紹別出心裁地,讓袁熙開府建牙治事。

    於是袁熙成為了,青州最高的行政長官,軍政一把手,袁熙的命令在,冀東通行無阻,不僅朝廷各部門的命令無法制約,有時就連袁紹的詔命,都不如袁熙的命令好使。

    袁熙還私自招納士人,製造朋黨。

    分別是郭嘉、賈詡、劉曄、高柔、田豐、顧雍、王修、國淵、糜竺、陳登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