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草原上的牛 作品

二 清末的小作坊

    劉大雙在皮革廠幹過,也聽老師傅講過以前怎麼做皮,現在來到清朝,興趣大增,這可是個毛皮集散地,搞好了,第一桷金從這裡出了。跟張小個子爭雄之路也要從這裡開始。

    劉玉虎的作坊,劉大雙沒事就去轉悠,兩天就熟悉了。

    太簡單了,和百年後沒法比,化工原料很少,只有石灰,純鹼,芒硝,明礬幾種,油脂只有一兩種,問了下劉玉虎,說是蓖麻油。

    十幾個大陶缸,裡面泡著羊皮,牛皮,散發著一股腐臭味。

    屋裡還擺放著一些木架子,有的上面還晾著皮。

    靠牆一個木架子上放了幾把彎彎的刮刀和木工刨子。

    劉大雙偷偷的抿嘴一樂,看來沒有機械,這去肉全靠人工了。

    劉玉虎有點奇怪了,這孩子以前從來不來他的作坊,硬拉著都不來,哭天喊地的說太臭了。

    現在倒好,自己主動來了。

    劉玉虎暗暗心喜,看來老子這門手藝後繼有人了。

    劉大雙喜歡問,劉玉虎不厭其煩地回答,說不明白的就動手操作示範。

    沒兩天,怎麼稱料,什麼步驟加多少,皮子什麼時候換缸出缸,劉大雙全會了,能當半個勞力用了。

    劉玉虎暗暗稱奇,我這兒子太聰明瞭。當年老子光是把秤認準都花了三個月,這孩子卻一天就學會了。

    加料,翻缸,倒缸,老子足足學了兩年,這孩子卻兩天就會了,這也太他媽那個了。

    劉玉虎又是嘆氣又是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