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草原上的牛 作品

一六六 庫倫生變

    雙方的衝突從幾人、十幾人、幾十人逐漸擴大了,愈演愈烈,開始向百人規模發展。

    趙四兒和董青山等人預感到事態的嚴重性,一方面向溫都爾汗的葉宏德彙報,一方面開始和幾家大商戶商量對策。

    買賣城的商戶以山西商人為多,早期的山西商人曾經幫助大清入主中原,所以,整個大清時期,山西商人發展的極為迅速,從南到北,從東到西,無不留下山西商人的足跡。

    庫倫幾個最大的商號也都是山西人開的,主要經營茶葉、糧食、木材、毛皮和日用百貨為主。還有幾家除了做批發生意外,還兼營票款匯兌。

    近幾年,趙四兒的商鋪開張以後,大有壓過山西商人的氣勢。因為靖安的產品太好賣了,靖安小燒酒、六張大餅壓縮乾糧、翠花牌糖果、蘆花牌紙張,再加上鞋子、衣服、化妝盒、鏡子、熱水瓶、雪花膏、蛤蜊油等都是熱銷商品。又收購毛皮、藥材、馬匹,生意紅火的不得了。

    山西商人雖然明面上沒什麼太多的表示,背地裡可是合起夥來給靖安的店鋪下絆子。

    可是,他們不瞭解的是,趙四兒就是個土匪,本身又是花舌子。八面玲瓏,油嘴滑舌,口蜜腹劍,搞起這些下三濫勾當,不會輸給任何人。

    加上保安物流本身強大的資金及武裝,平時根本不用求助山西商人。搞了一段時間後,大家偃旗息鼓了,都知道再鬥下去誰也佔不了便宜。

    可是,今天,趙四兒卻一反常態,派人通知所有商戶,加強防範,蒙古人可能要搞事。

    沒有多少人理趙四兒,大家心裡都有點瞧不起,倒底是嫩啊!爺們兒在這多少年了,什麼時候蒙古人敢動我們,真以為朝廷是擺設啊?再說了,這庫倫上上下下的,平時大家關係也好得很,怎麼可能出什麼事?